【读者投书】中文学校的特点难点与成效(续)

美式教学可借鉴不能照搬

标签:

纽约中文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地沿用的读书﹑认字﹑抄书﹑背诵﹑默写造句(词)﹑作文等基本教学方法﹑环节﹐究竟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教学效果﹐学生从哪一级起练习造词造句﹖有几个孩子真能造出像样的句子﹖请站在教学的一线段教师来回答。正在教国语部一年级的赵芳老师说﹐现在我们用大陆出的教材﹐第二课经过训练后 ﹐全班七﹑八成学生都能顺当地运用学过的字造词了。教国语一年级注音班黄碧珠老师﹐按台湾教材﹐第二课练习就要做﹐这样起步的简单句﹐初时只有三成学生能做出来﹐经过六周练习﹐现在多数学生能造出简单的句子了。国语三年级老师刘明雪很重视造句训练﹐每周都要学生造句﹐她说加强造句﹐是为学生升上四年级开始作文练习打好基础。由于一﹑二年级已有这方面练习﹐升上三年级后又经几周强化造句﹐目前她班学生﹐部分能写出十多个字典复式句﹐有些更能写三十多个字的长句子﹐蛮象样的。

中文学校初小学生﹐为什么在不长时间内获得这种能力﹖道理并不复杂。而三岁幼儿学会说话后﹐入小学再仿大人学做口头句子﹐知识天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入小学再接受上述传统教法﹐常进行几个环节的反复练习﹐就不难达到文字造句的目标。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和环节之间有着严密的内在关系﹐一个也不能缺。从事中文教学二三十年﹐也颇有研究的邓焕光老师指出﹐“改变传统”这个论点﹐等于否定它﹐那是行不通的﹐是个误导。罗符卿校长也说﹐“传统教法”无须改变﹐只须改进与完善。抄书还是要﹐但没必要一课抄太多遍﹐背诵﹐不要每篇课文都背﹐精选地背便可。

至于“美式教育”能否解决中文学校的特殊问题﹐参与议论的行政和教师几乎一致肯定说﹐不可能。因为无论在教学时间空间﹑或者人力﹑经济﹑物质条件上﹐周末三小时的中文学校﹐同美国公立中﹑小学比﹐何止相差万千里。即使拿中文与英文这个相似的科目比﹐美式教学法也不能取代中式传统教法。曾是公校资深英语教师﹑也短时间兼任中文学校教职﹑现已调任纽约教育局督学的吴振东先生说﹐中文传统教法应继续使用﹐美式英文教学法中那些特殊优点﹐中文学校也可吸取。

比如近年公校提倡﹐老师是中心﹐学生也是中心。做法上﹐就是教师不要一味单向讲课﹐由学生独自预读教材﹐自我提出问题﹐自由发挥﹐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收更多教学效果。任公校英文教师十多年的邝启章老师指出﹐几年前﹐公校教师依旧要学生抄书﹑背书﹑默单词﹐近五年﹐纽约引进澳大利亚经验﹐ 公校推行“平衡学法”﹐旧教学法废除﹐但仍有些老师续用。新法的中心是培养学生高思维能力﹐读书提倡学生自主﹑自由发挥﹑教师只起提纲挈领﹑组织者的作用。目前公小没英文课统一教材﹐各班自选故事书来学。学生先读﹐读后记下要点﹐再自由联想﹐怎样发挥都可以﹐教师口中给予提点。写作文﹐一班分成几组﹐自订题目﹐集体充份讨论后再分别自写。

美式教育法结合本国条件自成体系﹐内涵庞杂﹐中文学校不能照搬﹐其实全搬过来也实行不了。以上两位华裔英文教师扼要介绍的美式英文教学新法焦点﹐倒是值得中校借鉴引进﹐因地制宜地去应用﹐也许会带来新的促进动力﹐促进学生自觉而又主动学中文的学风。(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美华侨亲子台湾之旅”报名
身居异土 华裔希望子女不忘中华文化之宝
台湾总统大选后台中美日关系
青少年文化常识比赛  问题深又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