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伸向东南亚的触角引起不安

标签:

【大纪元5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飞、白玉编译报导) 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国威远播,传达中国文化,交流中外物产。再把焦点转向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东南亚国家相继独立。可是,北京共产党却在背后支持不少东南亚国家中的共产党运动,越南就是典型例子。可以说从古代到今天,东南亚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与中华大地息息相关。

近代随着大陆改革开放,东南亚也成为中国人移民的落脚之处。西雅图时报四月二十八日报导,六十岁的徐锡明(译音Xu Ximing )移民到寮国(Laos 或译老挝),他说﹕“这里的房租和人工比中国便宜。”徐和他六位家人一起加入了蜂拥而下的中国人流进入了东南亚来到琅南塔(LUANG NAM THA),寻求商机和较宽松的环境。

报导中说,中国的制砖工人,废金属交易商,卖冰淇淋的小贩,建路工人和农民开始在寮国北部扎根。在一些缅甸的边界地区,就像在中国一样,因为人民币是唯一的流通货币,也只讲中文。非法中国移民渗入到泰国北部,并在柬埔寨开起餐馆和健康诊所,他们已进入了东南亚的各个角落。

报导中说,正当美国,这个曾是东南亚地区无可挑战的霸主,忙于在全球范围打击恐怖主义时,“北京领导人专注于东南亚,因为这一地区没有被亚洲其他的强权——日本,印度和俄罗斯控制。”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乔纳森.阿德尔门(Jonathan Adelman)这么说。

报导中引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所长休.怀特(Hugh.White)的话﹕北京原来连区域性的论坛都不愿参与,但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北京把发展可靠的多边外交关系视为“中国外交的工具”(instruments of Chinese diplomacy)。分析家认为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是与北京不断增长的政治和军事野心紧密相关的。

报导中说,在经济领域,北京给东南亚邻国造成了一些损失,这引起了某些地区的不满。北京经常在竞争中赢得国外投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加工业转移到中国来。不久前还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生产的电子元件,现在已在中国的工业区生产。中国生产出了大量便宜的商品,取代了东南亚的产品。

报导中说,非常明显的,北京伸向东南亚的触角已引起了东南亚的警觉。许多寮国居民私下表达了对北京的强权,他们自身的弱势,以及五百三十万人口相对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的不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联合国报告提醒   东南亚可能出现泡沫经济
客家歌手谢宇威自嘲伤兵 入围金曲一吐闷气
长荣航空简讯
把台湾布袋戏带到柬埔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