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老年人是文化保存与发展的关键

标签:

【大纪元7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种铭、吴尚编译报道) 中国有句谚语说:“家有一老,犹有一宝”。这句话,不仅在现代社会管用,更在三万年前的古代,起着促进人类文化向前推进的作用呢。

日前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说,老年人是人类文化保存与发展的关键。考古出土的证据指出,大约在三万年前,人类的平均年龄增加,这些老年人对整个族群的生存与人口增加,做出很大的贡献。

上个月发表于《美国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人类文明演化上的假说 - “祖母假说”。此一假说主张,因为祖母的照顾,使整个大家族得以活得更好,也对整个族群的成功与繁荣有很大的帮助。

密西根大学的Rachel Caspari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李尚熹(Sang-Hee Lee) 相信,老年人的存活率愈高的族群,将愈加成功;并且返过来促使更多的族人像老年迈进。

他们研究了786具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其中包括居住于欧洲的早期智慧人(Homo sapiens)-克罗马农人(Cro-Magnon)与约于3,500年前灭绝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还有直立猿人(Homo erectus)与远至三百万年前的australopithecenes。对于为何族群中有老年人会促进整个族群的繁荣,Caspari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假使人的寿命增长,那在已经当了祖母之后,自己还有生育能力,这样会增加个人的生育率。第二,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可以照顾整个大家庭,增加子孙的存活率。整个族群也会因此而壮大。

为了研究在某ㄧ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整个人类的平均寿命为何较其他的灵长类还长,Caspari与李尚熹依据牙齿的磨痕,将化石分成两类。

一类是正值青春生育期的15岁,另一类是在当时就已经算是老年人的30岁。因为在原始社会,30岁就已经当祖父母了。

Caspari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的化石中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比例愈来愈多。而且在旧石器时代的前期,这一比例更是呈爆炸性的发展,几乎是之前的五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后发现,就在同一时期,人类的社会行为与过去有所不同。由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知,当时的人类具有艺术活动、而且陪葬的物品中发现一些珠宝与首饰。

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的人开始有照顾残疾与老年人的观念,而且老人反过来给予生活上的指导与经验的传承。

这与人类特有的停经期的演化也许也有关系。当老年妇女不用再为家计奔波与操劳之时,可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照顾儿孙辈们。

在强调与关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之时,也许整个社会与父母们应该回过头来更加关心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老一辈们,毕竟我们今日的ㄧ切,全是来自于他们无私的付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浙江发现疑似世界上最古老运河
山西陶寺遗址可能是中国唐尧帝都
中国公布高句丽遗迹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
高句丽古墓壁画发现中国最早八卦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