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投资环境待升级 新政府拼经济面临挑战

标签:

【大纪元7月2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7日综合报导)印度股市在5月大选后暴跌,引发投资人惊慌,在新政府一连串政策善意安抚下疗伤喘息后,近来已有恢复元气的迹象。然而,展望印度经济大势,在区域投资魅力晋升之前,庞大预算赤字与政治势力作梗等关卡仍待进一步突破。

印度自从左派执政之后,市场担心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逆转,上年度国内生产毛额劲增8.2%的经济成果恐将不保,资金纷纷抽腿,股市旋即创下史上单日最大跌幅。直到市场经济专家Singh出任总理之后,金融市场才在官方的信心喊话之下逐渐恢复秩序。

印度政府22日进一步释出调降证交税措施,可说是政策力保经济发展的最新例证,也对投资人释放利多。

财政部部长Chidambaram宣布,将把印度股市目前的交易税由0.15% 调降至0.015%,债券交易不课税,吸引资金进驻市场的用意不言可喻,激励当天的印度孟买指数上扬0.7%。

美林证券21日建议投资人加码的地区名单中加入印度,与台湾、泰国等地并列。Grasim Industries Ltd.和Hindalco Industries Ltd.等印度产业界龙头均获推荐。在恐慌性卖压过境之后,这些拥有高获利成长的个股股价相对处于低档,是获得国际券商青睐的原因。

不过,在逢低买进的短线股市利多之外,印度当局仍需面对维持经济长期发展的几项重要考验。穆迪投顾便在24日表示,预算赤字是印度经济发展之路的绊脚石,政府必须减少贷款,印度的货币评等才有可能摆脱非投资等级的地位。

穆迪的报告指出,“印度的公共金融状况不佳,反映在其居高不下的预算赤字之上,令人担忧”,“如果能够持续降低政府赤字,便可以稳定或改善国内债信评等。”穆迪目前将印度长期货币评等订在Ba2,比投资等级低了两级,未来展望也被订为负面。

无论是从开源或节流的角度来看,印度预算赤字均存在着棘手的结构性问题。印度中央暨地方政府的总预算自1998年以来便已达到该国国内生产毛额的1/10,而补助、债款利息及国防支出合占印度1000亿美元预算规模的一半,是赤字迟迟无法缩减的主因之一。

此外,印度身为亚洲第4大经济体,10亿人口更高居全球第二,但全国缴税人口仅有2800万人,税收不足也使政府有巧妇无米可炊之叹。在政府共党成员的反对之下,推动金融市场自由化政策更充满变数,海外资金挹注国内产业之路恐将困难重重。

经济家Andy Mukherjee便担心,政治理念的掣肘仍是Singh推动经济改革时难以回避的阻力。

尽管如此,与政经环境条件接近、发展潜力同样备受瞩目的中国相比,印度在国际商界领袖心目中的地位并不因而逊色。麦肯锡公司本月发布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企业高层主管在区域信心指数上,认为印度高于中国,并看好印度新政府推动经济自由化的能力。

面对庞大预算赤字及政治势力作梗等两大挑战,印度政府仍然乐观喊出未来5年内保持8%的高经济成长率,并将致力扩大税基,减少沉重财政负担。

可以想见的是,虎视眈眈寻求资金出口的国际资本家们,也将持续施压,不让消费力充沛的印度市场开放契机溜走。

相关新闻
印度总统写诗悼念大火丧生学童
UN促美国帮助对付艾滋病
亚洲男人过剩 可能危害全球安定
印度国内机票竞争激烈  进入全面割喉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