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换取市场经济地位 中方仍观望

标签:

【大纪元7月3日报导】–中国大陆宏观调控效应观察之四(中央社记者赵彦特稿)国际要求人民币升值历时多年,可是中国政府坚拒不让,还不断以“专业”理由抵制。但随着宏观调控脚步迈开,人民币升值一说再度甚嚣尘上,原因除可望降低炒作热钱,还可能换取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过北京官方目前仍在观望中。

1999年1月以来,由于中国利率较高、中国出口量大增造成外汇激增,迄今已达两千九百五十亿美元,以致人民币升值一说成为普遍心理,但在中国官方喊话压抑外资流入,以及缩小贸易差距后,才迫使升值的呼声稍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坚称,中国会继续改善外汇市场运作,人民币则会维持在一美元兑换八点二八元人民币水准,不会考虑升值,暂时也还不需要额外冷却经济政策。

不过,外国金融专家认为,中国应会让人民币升值以削弱人民币和美元的关联性,而且大胆预测,今年下半年人民币将从目前的八点二七元人民币兑一美元,升值至八元人民币兑一美元;甚至还有人预估,今年底前,人民币可望升值至七点八元人民币兑一美元。

姑且不谈人民币可能的升值幅度,纯就升值而言,论点基础有二,分别是是美国持续关注与施压,以及中国各银行降低美元存款率,为人民币可能升值预作准备。

还有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经济降温措施未见成效,欲缓和热钱持续汇入及冷却经济过热,就应该让人民币升值百分之二十,这虽然有些高估,但将有效遏止投资人借美元买人民币。

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则认为,中国经济降温政策若成功,将使得不必要或低效率的投资减少,可能使进口减少而出超扩大,再次引起人民币升值压力。

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另一项外在因素是,中国为摆脱反倾销噩梦,极力争取美国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但今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年,一般咸认中国成功概率不大,不过,若以人民币自由浮动作为谈判筹码,或许还有一丝成功机会。

深究中国致力争取美方认可其市场经济地位原因,主要是因各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中国面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处境艰困,不但败诉概率高,而且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许多企业难以承受,所以,如果美国率先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对欧盟等国产生“连锁效应”。

至于获得美国承认的最有效的筹码莫过于人民币升值,有媒体报导,华府也表示同意,而且把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放弃人民币紧盯美元汇率并列一起讨论,或许更能促成美中更全面的贸易谈判。

各种迹象显示,美国政府对此深表兴趣。美国商务部长艾万斯还表示,已经明确告知中国,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以取得市场经济地位,而现在中国大陆并不符合条件,“要拥有市场经济地位,必须要有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所以,无论中国如何抗拒国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今情势多有变化,综合各方所见,人民币升值势将伴随宏观调控经济措施而显现,尽管中方仍持观望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升值势所必然,唯一有待商榷的只是时机问题。

相关新闻
央视新大楼造价50亿 温关注或叫停
中国三月底外债增加百分之四点四九
《末代皇妃》生变故 编剧起诉王庆祥并索赔百万
纽约时报聚焦杨媛“人造美女”选美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