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一九特调会 “莲”番大动作搅乱扁布局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7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台陈水扁总统原本预定七月间对外公布成立超然三一九特别调查委员会,不过,提前到七月六日、特别是七二水灾的复原善后尚在进行之际,就被迫匆促上档,并非总统理想的期待,究竟是什么“意外”搅乱了阿扁的局?

之所以选定在七月份处理调查委员会的问题,并非事后诸葛。几位在选后受命征询的亲近官员皆证实,国亲预备在八月召开临时会通过真相调查委员会的特别条例是主要关键,总统希望率先表态,并找出不违背宪政体制、不侵害司法权与调查权的较佳处置,可以使国亲的提案在社会上降低正当性。

要令特调会成形,最关键的就是谁扮演犹如灵魂人物的召集人?这位人士必须在社会上有清望、蓝绿都能接受、尤其有脾气不受政治力干扰者,陈总统昨天只说他曾征询过前副总统李元簇对特调会的看法,事实上,李元簇与钱复都是总统当面希望积极延聘的召集人人选,最后获得钱复的慨然同意。

距离八月还有一段时间,特调会的组成方式其实还可以有更周延的补强,但是副总统吕秀莲六月底连续在电视节目与下乡的公开场合表示:专案小组必须在百日给社会大众一个交代、不破案将影响民进党年底立委选举、民进党不要阻挠真相调查,几番大动作后,总统为化解负面伤害,即指示所属加快研拟的脚步,但适当的时间点并未敲定。

七月三日、上周六晚间电子媒体开始炒作吕秀莲所领导的人权小组特调会版本,并宣称这个报告在副总统力争下已经获得总统同意,这个事件成为最后的稻草,引爆了一连串连锁效应。

据确切消息转述,“心中有数”的陈总统次日看到报导后立即与吕秀莲通电话,双方有一番“沟通”。
 
随后,总统也找了几位负责的核心会商,他依旧难掩怒气的当众问了一句“为什么会这样?”与会者只能噤声道“不知道”,“但大家都知道总统早清楚是怎么回事”,一位与会者形容。

总统在会中询问大家“你们看这要怎么处理?”当时,风灾后引发的中南部水灾已经造成重创,这个节骨眼是否应讨论特调会此议题,与会人士多少有些顾忌。不过在评估中,总统认为事情既然已经演变到这种局面,不得不立即处理,否则等水灾告一段落后再出来说明,再怎么解释恐怕已经白布染黑布。

七月四日、周日下午两点,副秘书长黄志芳召开记者会,除了证实总统正在征询相关意见,但名称与方式未定案外,并罕见的强调“调查委员会不存在吕副总统推动的问题”,明确反映了陈总统的心情。

核心成员说明,周六见诸电视的副总统与人权小组建议报告,与总统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后总结的内容,两者间有相当差距。包括人权小组建议应将三一九枪击事件正名为国安事件,组成国安特调会,并应由司法与国安系统双轨办案,这点总统期期以为不可。同时媒体又误导为吕秀莲力主,陈总统才同意,这更与事实不符。

总统认为,“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不会在意谁主导居功的问题,但他“很在意不要把方向弄偏了”。总统的看法是,既然要组成超然独立的委员会,就应该放手让未来的召集人去主导,才是正办,若界定为刑案与国安事件,还要双轨办案,不仅徒增争议,更有预设立场、甚至预设结论之嫌。

高层官员解释,扯到国安背后就复杂了,这是在点名某个人(指邱义仁)吗?还是当时必要的国安措施?

总统决定选用“三一九枪击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回避去扯国安问题,也明确定位特调会应恪遵宪政体制,并尊重司法权及监察权,并未采纳吕秀莲提送的报告。

为了快刀斩乱麻,尽速把讹传的认知“导正”,总统在周一约见党秘书长张俊雄与党团总召柯建铭说明真相,并由苏贞昌负责联系,快速在周二邀集五院院长茶叙,为正确的版本定调。昨日在会中,据转述,总统当着同时在座的吕秀莲的面,亲自公开又说了一次“人权小组只是征询的对象之一,并不代表是我的最终思考”。开门见山的数语,道尽了这短短三天暗潮汹涌的决策过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