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波动中国宏观调控添变数

标签:

【大纪元8月2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6日电))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高涨。中国大陆专家认为,油价因素令中国的宏观调控增添变数,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将推高通货膨涨,令石化等石油下游产业盈利能力下降。不过整体而言,中国经济不致于因油价问题出现硬着陆。

星岛日报报导,美国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昨天书面回复参议员提问时指出,全球经济已踏入较强及持续的复苏,惟中国的宏观调控似乎已令亚洲区内经济有所放缓。格林斯潘认为,如果油价仍然持续高涨,会拖慢日本复苏中的经济,而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

对于油价因素会否令中国经济硬着陆,长期关注中国能源问题的专家持不同看法认为,油价高涨将使中国贸易赤字增大、经济成长放慢、通货膨胀被推高,对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些都不是影响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应当不会出现经济硬着陆的局面。

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最近宣布,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自8月25日起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二百四十元人民币及二百二十元,即汽油每吨由三千五百一十元调整为三千七百五十元,柴油每吨由三千一百元上调为三千三百二十元。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昨天已即时上调成品油价格,这是今年以来成品油第三次提价,零售价涨幅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之间。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能源专家胡健生说,这次涨价会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原油加工后的石油产品链成本提高﹔二是以石油为燃料的行业,如燃油发电企业、运输企业等成本上升。这些因素都将使通胀抬头。

今年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快速下降,需求相对萎缩,物价涨势本来应会缓和。但现在由于国际油价存在变数,对宏观调控的实际成效也受到影响,决策层在考虑下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措施时,也不能不考虑油价及通胀抬头等问题。

专家认为,这一轮油价急升再次提醒中国有必要建立一个协调能源政策、主管能源的机构,也急需拟订一些协调一致的针对能源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节油,抑制无效、低效的石油消费。

相关新闻
美继续轰炸伊回教游击据点纳札夫
台湾经建会:高油价趋势已无可避免
调油价费思量 台湾中油在经济及获利中寻平衡点
世银经济学家预估国际油价将回跌至三十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