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和平崛起”的权力斗争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19日讯】(自由亚洲电台报导)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有关中共党内权力斗争的传闻也涉及到理论研究领域。据台湾《联合报》星期一报道,胡锦涛和温家宝推崇的中国“和平崛起”的口号遭到江泽民派系的反对,“和平崛起”现已被“和平发展”取代。本台记者申华邀请了两位政治学者,请他们对这一传闻作出分析。他们是美国玛丽埃塔学院的易小熊教授和乔治-梅森大学的万明教授。

主持人:我知道易小熊先生刚从国内回来,首先请教易小熊先生,您是不是感觉中国媒体上,中国领导人用“和平崛起”比较少,现在比较多用“和平发展”?

易小熊:“和平崛起”这个字已经在官方的报纸和发表的刊物里完全没有了,这个从今年四月份胡锦涛的海南博鳌谈话里,11次提到“和平”这两个字,也谈到“和平发展”,但是再没有提到过“和平崛起”。

主持人:“和平崛起”的这个理论,是去年的海南博鳌论坛里提出来的。

易小熊:但最近这词令没有完全被抹煞掉,因为八月份的议题,中国共产党在内部刊物学习的杂志上,还有专门文章谈到“和平崛起”,至少在内部有很多中国理论界的报告,尤其中央党教,还在用这个字 。

主持人:万明先生,有的人说,现在官方文件不再用“和平崛起”,是因为江系人马反对“和平崛起”这提法,而希望用“和平发展”,您同不同意这个说法?

万明:我同意这个说法,当然具体内部江泽民是怎么想我们不是太清楚,但是我们听说江对这个提法非常不满意,因为他不喜欢“崛起”这个字,认为这样好像有点太嚣张的意味。我想更重要是政治原因,因为“和平崛起”这提法和胡锦涛在外交上的新动作有很大的联系。

主持人:那您觉得“和平发展”和“和平崛起”是不是存在着一种区别?

万明:应该存在着区别,“和平”就是因为“崛起”,“崛起”的意思就是成了个大国,和“和平”连起来很多说法,比如说在国家成了负责任的大国。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在变成了个大国,它用“发展”意味着淡化大国,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中国在“崛起”,从国外来看一般认为是个事实,“和平崛起”想法是说中国在成为大国过程中是因为用和平的手段,这样的话实际在国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那么易小熊先生,您同不同意用“和平发展”来代替“和平崛起”确实是胡江两派人马之间权力斗争的结果?

易小熊:我完全同意万教授这样说法,这个词在官方的舆论的消失,明显是江系人马,尤其可能是曾庆红这样一些人反对,这毫无疑问的是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结果。“崛起”两个字消失以后,胡锦涛目前没有一个可以说的上是胡、温的外交政策的口号。但我想指出另外一件事就是,江泽民过去的外交政策,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多级化,现在也不提了,双方打成平手,但有一个新的东西出现,“中国外交以人为本”。

主持人:这可不可以算是胡温的一个新的东西?

易小熊:这是胡温整个新外交中的一部分,“和平崛起”当然是更大更宏观的外交政策的一个战略,这个战略如果不能提出来,目前胡锦涛和温家宝外交政策还没有完全出现很具体的东西。

主持人:那么我想听听易先生您个人对“和平崛起”和“和平发展”的看法。

易小熊:我认为“和平崛起”有很多东西有一点矛盾,比如说中国目前对台湾问题的作法就和“和平崛起”有一定的矛盾,其他方面“和平崛起”这个外交政策,我的看法是相当成功的。

主持人:前几天纽约时报曾经发表过头版文章,就是说江泽民有可能在这次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退休,万明先生您看这可能性大不大?

万明:外界有这些报导,但我们现在看不出迹象来。前不久你可以看到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在讲,军队要服从党领导,要服从江主席的领导,显然是拥护江。所以我想这次在会议上权力斗争是比较厉害。

主持人:其实有的分析人士又提出了江泽民退不退休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权力布局,如果江泽民即使不退休他的权力也有可能被架空,是不是,易先生?

易小熊:我倒认为相反,我的看法是,实际上江有可能退休这传言也不是空穴来风,江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江这么做实际上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江是不是走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他已安排了这么多人在政治局,尤其在军队,最近提的十五位上将,相当多的人应该对江是相当效忠的。所以江的影响力不会因江走或不走,而在短期内有太大的效用。当然江也可能不走,说他要走别人不让他走,他就会说我还要继续再贡献。我感觉的是,江走的这件事情他确实只是说出来的。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南海内斗加剧 转战“和平崛起”
【新闻大家谈】建一个内部组织 中共因此倒台
对宝马使用被禁中国零部件 美参院扩大调查
大陆金价大跌 商家促销一克降70元 购买人不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