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歌仔戏韵味迷人

曲调赏析与发展史讲座倾倒听众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记者安妮纽约报道】9月18日下午两点至四点﹐位于纽约法拉盛地区的台湾会馆举行了“认识台湾歌仔戏曲调赏析与发展史讲座”﹐主讲人王佩胞d小姐出身歌仔戏写作者之家﹐身手不凡﹐声情并茂的现场示范﹐令听众在获得知识之外﹐更有心旷神怡美的享受。

一﹑歌仔戏的起源和发展

歌仔戏最早源于20世纪初(1900年)的南洋地区。后来由民间简单的二人对唱逐渐演变为多角色的演出﹐吸收了京剧的身段和化妆造型﹐唱腔唱法也日趋丰富﹐成为台湾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歌仔戏的兴旺发展期﹐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在台湾地区很有影响力。

歌仔戏的演出形式也随着其兴旺期分为“内台”和“外台”。内台指在剧院的演出﹐外台指在庙会或集会上的演出﹐各地农村也会请戏团演戏。

歌仔戏最初形成时﹐所有角色均由清一色男性扮演﹐随着社会变迁﹐演员转为全由女性担纲。戏团有团长﹐负责外联。戏务方面有类似导演的角色给演员说戏﹐并规定演员演出的戏份。

二﹑歌仔戏的基本曲调与结构

歌仔戏基本曲调分为﹕七字调﹑江湖调﹑都马调﹑杂念调﹑哭调等﹐最近还发展了新调。新调与传统的五调在唱法﹑唱腔上有很大区别。

七字调包括七字反﹐以七字为基础演唱﹔江湖调的范例唱句有长有短﹐不太规则对仗﹐都马调的结构式前四字﹑后五字﹐中间夹杂辅助字说明﹐也可念白等。其歌唱内容多为描述男女之情或官宦恩怨﹑女性的悲惨命运等题材。唱腔多变﹐可根据演员当时的情绪﹑对剧情的理解以及观众的呼应起伏﹐使演唱者有很大的发挥创作空间。

三﹑演唱内容的文化内涵

歌仔戏曲目有描述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红楼薄命女的幽怨﹑官宦仕途及人们对神仙生活的憧憬﹑敬仰神明等内容。以今天现代人的眼光衡量﹐似乎有落伍陈旧之嫌。但在演唱中﹐伴随着音乐的悠扬起伏﹐唱腔时如清婉小溪﹐时如行云流水﹐让人联想身处田野男耕女织的悠然﹐忘却清b实的烦恼﹐神往古人“悠悠南山下”的恬静自然生活。

在歌仔戏的唱词中﹐蕴教人恪守做人规范之深意﹐在娱乐中陶冶民众的道德情操。例如都马调示范词中唱道﹕“有情世界互人感觉有温暖﹐人情光辉实在值得人思恋﹐人情亏欠时常挂念心肝乱﹐饮水思泉定要报恩情。”告诉人们善待他人﹑知恩图报的做人原则。

四﹑现场听众的互动

现场听众多为中老年者﹐似乎都是行家里手﹐对所介绍的曲调﹐闲奏过门等细节甚为熟悉﹐随哼随唱﹐好一派悠然自得的默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介绍后﹐王佩迪小姐接受听众的提问。

一位中年男士对歌仔戏内容要创新跟时代的做法持不同意见。他表示自己深为“白蛇传”里白娘子为救许仙心急如焚﹐跋山涉水斗恶取仙草的唱词感动。他感叹道:“这种对爱情的坚贞﹐对丈夫舍身相助的关爱在现代女性身上哪里能寻觅到一点点影子?”

全场听众在大笑之余都品味着丝丝的苦涩﹐现代人的生活危机源于何处?是否与我们每个人不断下滑的道德水准有关?生活中﹐能为别人考虑付出者渐如凤毛麟角﹐难怪这位男士发出如此感叹!

另一位年轻的男士热切地希望能在纽约当地欣赏到一出歌仔戏演出。王小姐表示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这一愿望暂时难以满足。但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台湾去欣赏歌仔戏。

五﹑歌仔戏的生存与发展

王小姐介绍了歌仔戏现实发展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新剧本写作。尤其是优秀新剧构思。在台湾﹐歌仔戏拥有广泛听众﹐但后顾之忧是如何让年轻一代了解并认同。

“在台湾﹐为吸引更多的年轻听众﹐在演出中间会加演流行歌曲。”对这种方式﹐许多人持质疑态度。

为在海外推广歌仔戏﹐王小姐不辞劳苦﹐在2002年秋季在全美各校园展开巡回演讲﹐让海外华人有机会了解欣赏这一在台湾本土深深植根的传统戏曲。(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受害者妈妈:芬太尼是当今美国最大公共卫生危机
最高法院下游民新规 华埠专家:缘木求鱼 非治本
庄文怡携手繁荣布碌崙协会清洁八大道
“AI 爱台湾!” 台湾社团号召8‧17相聚一起看棒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