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俄罗斯的第二个阿富汗

人气 43
标签:

【大纪元9月9日讯】(亚洲时报Michael A Weinstein9月9日报导)车臣共和国这匹不羁野马正迅速挣脱俄罗斯的僵绳,并有可能成为俄罗斯的第二个阿富汗。俄罗斯试图以武力控制车臣的历史长达十年,不过它至今仍未实现其通过扶持听话的地方政府统治这个共和国的目的。目前车臣局势急遽恶化,使俄罗斯面临一系列不利于其战略和安全利益的选择。

车臣坐落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高加索山脉,人口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它自1859年被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以来就从未放弃过争取独立的抗争。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的1920年车臣宣布成立自治共和国,但后来又被苏联兼并。1944年,史达林政府谴责车臣人与纳粹军合作,并将他们成批流放到哈萨克,直到1957年才允许他们回国。在苏维埃帝国1991年解体后,车臣人在空军将领杜达耶夫的领导下再次寻求独立。但叶利钦政府拒绝了车臣的独立要求,并于1994年派兵征讨,这场长达两年的战争以俄罗斯的撤军和车臣的实际独立(没有获得国际认可)而告终。

在短暂的独立期间(1996-99 年),车臣变成了失败国家。当选的马斯哈多夫政府无法控制国内局势,致使犯罪猖獗、腐败丛生、军阀割据和伊斯兰革命向临近的其他俄罗斯共和国蔓延,并最终蔓延到俄罗斯的心脏莫斯科。1999年俄罗斯发生了一系列公寓爆炸事件,车臣激进分子受到指控。俄罗斯再次发动入侵行动,将马斯哈多夫赶到地下,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并继续恶化,最近演变成一系列恐怖袭击,包括两架俄罗斯客机受自杀爆炸袭击后的坠机事件和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一所中学被劫持事件,死伤人数多达数百。

车臣的暴力冲突最近升级的直接原因是受俄罗斯支援的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今年5月9日被暗杀。去年10月当选的卡德罗夫曾是莫斯科合法控制车臣的希望。作为车臣逊尼派穆斯林的首要领导人,卡德罗夫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一直支援独立力量,但在1999年独立运动失败后他转而开始与俄罗斯占领者合作,成为俄罗斯扶植的政府领导人。在卡德罗夫死后,俄罗斯失去了唯一一位在车臣民众中享有威望、能赋予俄罗斯在车臣的统治合法性的地方领导人。从政治层面来说,俄罗斯对车臣的控制又回复到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的失败局面。

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的立场

俄罗斯目前面临的车臣局势与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局势惊人的相似,当时俄罗斯为把阿富汗变成自己的附庸国而发动战争,但因有美国撑腰的阿富汗民族主义者和伊斯兰势力的顽强抵抗而遭受失败。车臣和阿富汗都是以宗派为基础的社会,其成员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和独立感,但却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传统。当这种社会建立起有效的政权时,其统治往往有赖于宗派联盟之间脆弱的权力平衡。但这种联盟很容易破裂,政权也会随之瓦解,随之而起的地方主义和军阀割据。在战争压力下,车臣瓦解成各种不同的组织,有些与俄罗斯对抗,有些则出于自身利益暂时与俄罗斯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

车臣唯一未变的是从根本上反对俄罗斯的统治。俄罗斯在车臣最大的优势是大部分车臣人对战争深感厌倦,10年的动乱已经使他们心力交瘁,因此只要俄罗斯能为他们带来些许安全,许多车臣人宁愿默许俄罗斯的统治。问题是莫斯科一直没能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制服好战的车臣抵抗力量,结果导致地区局势长期不稳、车臣的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难民逃向其他高加索共和国、俄罗斯多次遭受恐怖袭击和莫斯科在高加索地区的力量被削弱。

10年以来,莫斯科一直试图以武力征服车臣并在那里扶持顺从的地方领导人,同时拒绝通过与车臣反对派谈判解决问题。对政府应该以军事途径还是外交谈判解决车臣问题俄罗斯国内未能取得一致。批评者认为普京总统顽固地走军事路线是导致车臣问题无法解决的原因,不过普京这么做看来有他自己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车臣在政治上四分五裂,俄罗斯能否与它(比如与流亡的马斯哈多夫政府)达成协定都成问题。车臣的抵抗力量分裂为民族主义者和毫不妥协的伊斯兰势力及军阀(尤其是车臣境外大部分恐怖行动的策划者巴萨耶夫)两部分。即使莫斯科能将一些车臣民族主义者争取过来,这也不能保证车臣的和平与安全-至少在短期内如此,而且可能导致车臣获得超出俄罗斯许可范围的更多自治。

此外,俄罗斯维持领土完整和压制俄罗斯人占少数的共和国,尤其是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的自治要求是出于至关重要的安全利益。与车臣有民族和宗教联系的印古什共和国已叛乱四起;达吉斯坦共和国已爆发宗派冲突;最近又不断爆出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与安全部队发生武装对抗的新闻。莫斯科慷慨地准许车臣自治可能不会导致其他共和国群起效尤,但很可能使地区不稳定因素增多。

最后,俄罗斯还有一个重大战略利益:维持对北高加索地区的控制并将影响力深入扩展到南高加索地区,以打破美国通过联合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对俄罗斯构成的包围圈,并防止美国操纵里海石油。车臣的合法和事实独立对俄罗斯的核心战略利益都将是重创。

阿尔哈诺夫当选车臣总统

俄罗斯在车臣的困境由车臣8月29日试图以阿尔哈诺夫取代卡德罗夫的选举可见一斑。这场被国际社会和车臣国内一致认为是纯粹演戏的选举损害了俄罗斯在车臣的合法性。当选的车臣新总统阿尔哈诺夫为车臣前内政部长和安全官员,俄罗斯已经下令阿尔哈诺夫不要与反对派谈判。和卡德罗夫不同的是,他在车臣没有声望和民意基础-尽管他与卡德罗夫的儿子拉姆赞·卡德罗夫领导的强大派系关系不错,后者控制着一个独立的民兵组织,不过由于太年轻还没有资格担任总统一职。

为了巩固阿尔哈诺夫的地位和帮助他在国内赢得声望,莫斯科允许他将车臣所有的石油收入用于国家重建。但在车臣大部分油田遭到破坏和大部分炼油设备已经銹踪斑斑的情况下,该计划似乎成了莫斯科避免为车臣重建提供直接援助的借口,因为俄罗斯以往提供的资金都落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

把阿尔哈诺夫这样的弱势人物扶上台反映了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已经黔驴技穷。车臣抵抗力量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最近发动一系列大规模袭击。在客机和中学遭受自杀袭击后,莫斯科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加大火力镇压叛匪,从而使局势更加动荡;或者与分裂分子达成某种契约。每一个选择似乎更有利于车臣抵抗力量。加大打击力度可能使车臣人更加疏远俄罗斯,导致地区长期不稳定,但是谈判将使分裂分子获得讨价还价的机会,从此之后更加有恃无恐。当然俄罗斯可以选择再次从车臣撤军,不过这将意味着它在高加索的影响力受到严重削弱。

国际复杂因素

正如当年在阿富汗的干涉行动一样,俄罗斯在车臣的行动也受到美国的制约。车臣商人赛杜拉耶夫(本来有望成为阿尔哈诺夫的竞争对手,因护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被禁止参选)说:“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有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利益,车臣则是该地区的中心;而与此同时,北约组织的大国在高加索也有这种利益。这场战争由此而起。”

美国在高加索的战略是控制里海石油对外运输线,其中包括在南高加索地区保护亲美政权,如阿塞拜疆(里海石油开发要地)和格鲁吉亚(巴库-杰伊汉油管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美国还会抑制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扩大影响力的任何企图。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来看,只要车臣不变成世界伊斯兰革命的基地,俄罗斯在车臣遭遇重大挫折是件好事。

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中,美国不得不公开表示支援俄罗斯的反恐行动,但这不等于美国真的支援俄罗斯。美国不仅批评车臣8月29日的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平”,而且还为马斯哈多夫领导的反对派政府外交部长阿克马多夫提供避难,准许他自由从事外交活动,为马斯哈多夫建立的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争取国际支援。普京政府批评美国在反恐战中采用“双重标准”,但无力阻止美国支援车臣的反对派。

马斯哈多夫将他的部长们派往不同的国家,以便争取最大限度的外交影响力:文化部长扎卡耶夫在英国取得避难权,卫生部长汉比耶夫在法国,民防部长比苏尔塔诺夫以德国为基地。马斯哈多夫多面出击的战略使其建议(通过确保车臣自治和与非政府组织接触的权利使车臣冲突国际化)在国际上广为人知。北约组织大国是否参与了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流亡政府的建立尚不清楚,但它们无疑给了它一些合法性,并发出了它们不希望莫斯科在车臣取得成功的资讯。

美国和欧盟要求俄罗斯与车臣分离分子谈判。法国和德国则是两面派,一方面声明支援车臣8月29日的选举,与美国的立场保持距离,一方面也敦促俄罗斯与反叛分子进行谈判。这是因为两国一方面想与俄罗斯维持紧密的关系以遏制美国在东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又不愿让俄罗斯控制里海石油。

结论

由于俄罗斯拿不出有效解决办法,车臣冲突很可能阻碍它在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战略利益的实现。由于车臣人反对俄罗斯的统治,并且迟迟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政府,再加上外部大国想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普京政府现在进退维谷,不能自拔。俄罗斯最终要么退出车臣,要么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短期来说,它当前很可能继续执行并不成功的政策,即继续使用武力。

车臣长期动荡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普京的威信扫地,他在高加索其他地区的影响力下降,而北约组织大国将坐享其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俄人质事件﹕穆斯林社会 谴责暴徒
俄罗斯电视播出一名被擒绑匪面貌
普丁警告:恐怖份子已对俄罗斯宣战
俄一直升机在车臣附近失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