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赵紫阳已经超出了共产党改革派的局限

胡少江

标签:

【大纪元1月23日讯】虽然人们已经对此有精神准备,但是赵紫阳去世的消息还是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中国的官方故意压低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同时关闭网站论坛和大力删除网友们自发纪念赵紫阳的帖子。但是,与中国官方的低调反应绝然相反,世界所有主要新闻媒体都以大量的篇幅报导了这位历史伟人的生平,尤其是赞扬他在十五年前不顾自己的安危竭力阻止天安门流血事件的努力。不少世界级的政治家和各国的学者纷纷发表谈话表示哀悼。各地的华人也正在自发地组织悼念活动。

赵紫阳被迫离开政治舞台已经快有十六年了,他的去世仍然引起世界舆论如此巨大反响,这与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是分不开的。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官方一直在尽量贬低赵紫阳在中国改革中的作用。中官官方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其实是对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历史的严重歪曲。不错,在中国的改革事业中,邓小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在共产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权力的政治家,没有邓的鼎力支持,胡耀邦、赵紫阳、万里邓党内改革派单凭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在改革的初期迅速冲破保守派的阻力,实施他们的改革理想。但是,中国改革大业,却决不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的农村改革是农民自发推动的,而发现、总结和支持这个改革的正是赵紫阳和万里;中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逐建消除计划体制对市场和企业的束缚,直到直接提出建立商品经济,则是赵紫阳、万里、田纪云等改革者不断探索的结果;至于建立一个更为人道的政治制度,扩大政治民主和建立一个法治社会,则一直是胡耀邦和赵紫阳等人的奋斗目标。应该说,与胡耀邦、万里等人一道,赵紫阳是中国改革的设计者和领导者,邓小平则是经济改革的支持者和政治改革的反对者。

赵紫阳对中国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它与其他中国党内的开明派领导人一道,设计和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大业。更重要的是,赵紫阳实际上已经挣脱了共产党内改革派的局限,而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现代化的民主主义者。在他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之后,他有计划地、有目标的试图将共产党与国家政权和经济生活逐渐剥离。试图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奠立基础。是他,不顾党内顽固派大老的坚决反对,坚持要将党政和党企分开,也是他,第一个在共产党内提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的思想,试图将一个信息封闭的专制社会改造成为一个信息畅通和人民拥有权力的现代文明社会;还是他,不惜丢掉自己的官位,在大兵压城的危急关头下,坚持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解决政治危机的思路。尤其是,他在政治生涯的最后时刻,只身走向天安门广场,不顾个人的安危试图作出最后的努力来挽救无数年轻的生命。他的这些主张和行为,都表明他早已超出了一个共产党内改革派的范畴,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

不幸的是,赵紫阳最后成为中国民主事业的一个殉道者,他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野蛮的监禁之中离开了他终身服务的祖国和人民。他用他失去自由的最后十六年向人们昭示:中国离现代文明仍然是那么的遥远。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胡少江:王小石事件说明了什么
胡少江﹕中国航油失手新加坡(上)
胡少江﹕中航油失手新加坡(下)
胡少江: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特殊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