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分析╱化解国会僵局 扁仍责无旁贷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陈水扁总统正在着手新阁擘画,2月1日即将展开的政局,面对的依旧是朝野态势并无改变的国会结构,因此阁揆换成任何人都不足以成为解套的关键,唯有亟思“改变现状”,才是正办。

立委选后,执政当局摆出柔软姿态,频频对在野招手诉求和解,各种政策与人事合作的排列组合,呈开放选项向外构成一幅“什么都有可能”的美好图像,不过随着时间逐步到达摊牌时刻,所谓的可能还是停留在空中楼阁,只能想像,未可落实。

甚至为了形塑绿橘合的意念,却因未能具体搔到对方痒处,反而引起蓝橘更加锁紧,失去合纵连横的灵活,欲培养合作互信,却徒增猜测疑惧。

1月21日立法院休会前夕的表决大战,可以一语道破今后政情的缩影,国亲两党绑在一起反对的情况,丝毫未因近一个月以来民进党发动的温情攻势而奏效,易言之,气氛未改本体。这种演出,是一严重警讯,若未能有效处置,极可能延续在陈水扁今后的所剩任期,致使施政、改革动弹有限,形成过去五年的翻版。

即由于换牌的回旋空间有限,这次布局维持少数政府的格局,在谢长廷、苏贞昌分组政与党,游锡堃回归府的三足鼎立,以雨露均霑的做法企图避免跛脚,基本上逃脱不出权力游戏的窠臼范畴,若无有力的论述做辅助说明,恐怕向社会号召的力道还有待补充。

新内阁因应新国会,只以协商内阁自居将是口惠而实不至,根本问题在如何拆解既有生态,做为国家元首,首要应是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提供行政部门推展国政的后盾,点名政务官筹组团队是第一步,或可向内展现权力的行使,但绝不是就此可以高枕,后续的外部挑战才刚开始。

距离去年12月11日的光景,目前紧绷情势看似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僵局却如石头一块,仍横躺于政局之前,这个责任不是其他人的,正是陈总统的肩头重担。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