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中国降温 经济反而更热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3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特译)中国官方上周二公布去年的经济成长率高达9.5%,各界纷纷质疑中国经济未如预期降温,最新1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发表1篇专文“A reheated economy(重新加热的经济 )”,质疑中国经济不仅未降温,反而加热,“经济学人”认为,中国无疑的是投资过度,投资占GDP(国内生产毛额 )比率高达40至45%,没有1个经济体可以承受。

“经济学人”指出,1月25日,中国官方承认经济未如预期降温,去年全年经济成长率达9.5%,在任何其他国家,这样的经济成长率是值得庆祝的,但在中国却不然,分析师及投资者反而试着说服自己:“这不是1个坏消息。”

过去1年,经济学家一直担心中国经济过热,希望中国经济可以软着陆,去年春天,当中国银行无限制地贷款、投资盲目地扩张及价格快速上扬时,经济学家的忧虑达到最高点,中国官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去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宣布,将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让经济降温。

“经济学人”表示,中国官方限制钢铁、水泥、铝业等产业的投资,拒绝再释出土地提供开发,并表示如果通货膨胀仍然无法控制,将会采取价格控制的手段,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即宣布调高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9年来中国第1次升息。

去年冬天,中国似乎有相当高的机会可以达成经济软着陆的目标,不仅通货膨胀率下滑、投资降温、生产也减缓,因此,多数经济学家期待1月25日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显示中国经济确实已降温,但事与愿违,中国的经济反而加速成长。

“经济学人”表示,中国自1978年开始采取市场经济以来,平均经济成长率是9.4%,以此来看,去年经济成长率9.5%,并不算是不寻常,但是,除了经济成长速度之外,经济学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相当焦虑,中国经济也许成长过快,也许没有,但无疑的是投资过度。

去年第1季,中国对于固定资产、房地产及公共建设的投资金额,大幅成长43%,2003年,投资总额占GDP比率更高达42%,去年可能也是维持相当的水准,没有1个经济体可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投资比率,中国的投资必须急速减少。

“经济学人”指出,如果投资者是用自己的资金投资,中国那些过剩的水泥厂、钢铁厂及汽车工厂等,可能不会被兴建,但这些不顾后果的投资,是来自于国营银行的贷款。中国家庭储蓄率仍高达45%,这些存款的3分之2放在中国4大国营银行,而这些国营银行又将其中的3分之2贷放给国营企业。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国营银行放款时几乎是不评估风险及回收,银行的不良债权可能高达40至50%。

伦敦朗伯德研究机构(Lombard Street Research )的经济专家Diana Choyleva就表示:“中国银行的放款比较像是政府对国营企业的补助,如果这些补助金也列入预算,则中国的预算赤字将会膨胀至GDP的18%。”

Choyleva并表示,即使中国可以承担35%的投资率,但要如何将投资率由目前的40至45%,降至35%?况且,这样巨幅的投资紧缩并不算是软着陆,如果投资减缓,中国整体经济将会重挫,因此,她预测:“中国将无法避免所有开发中国家必经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大繁荣后的不景气’的投资循环。”

“经济学人”表示,那些希望中国经济能够软着陆的人,也同意中国的投资必须减缓下来,而且,他们也从今年1月25日公布的数据中,找到一些较令人安慰的数字,像是去年12月中国固定投资成长21.3%,是近7个月来最低;12月的出口值成长至638亿美元;农村收入因丰收而成长6.8%;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7.7%等。

不过,“经济学人”指出,自1978至今,中国当局让几千家的私人企业陆续成立,由于外资投入,这些企业从小型的公司,发展成大型的制造业,从1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仍然是茂盛地成长,只是,部分人士担心,这样成长过快的结果,最后可能让中国的经济变成“枯木”。

相关新闻
再听一次旷野的声音
什么是酷(COOL)? 东西方定义有差异
日本考虑于2008年停止提供中国ODA日圆贷款
澳元本周震荡上涨 创六周内新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