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村民盗卖古物情况严重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10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协昌曼谷十一日专电)柬埔寨的吴哥文化让吴哥窟成为举世闻名的古迹,然而柬埔寨的穷困生活,使得民众以极低的价钱随意盗卖古迹文物,严重破坏了柬埔寨的历史遗迹。

距离首都金边约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吉索 (PhnomChisor)建于一0一0年,是当时的高棉王苏耶跋摩一世为了梵天神而建,这座吴哥时期的建筑与其他古迹不同,仍保存得相当完整,但大多数的损坏却都是因为村民入侵偷窃古文物所造成。

位于金边的非政府组织古迹观察基金会主席欧莱利(Dougald O’Reilly) 表示,贫穷的吉索村民常常进入古庙中,窃取文物,并转手低价贩售给商家,而国际性的文物拍卖商对于古文物的非法取得并没有尽力去查证,等于是间接鼓励类似柬埔寨的贫穷村民破坏古迹。

村民盗取出来的古文物,一件可能只卖一美元,但几经转手之后,在曼谷的古物市场上,身价可能翻上数百倍,如果到亚洲其他国家,身价更高。

欧莱利表示,根据了解,东南亚国家盗卖古物的情况相当严重,走私金额一年可能高达两千两百万美元,而全世界盗卖古物的总额更高达八十亿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将盗卖古物列为主要国际犯罪项目之一。

盗卖古物除了违法之外,最重要的是将造成历史的断层;柬埔寨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遭盗卖的古物太多,柬埔寨虽然有辉煌的吴哥文化,但却只是断垣残壁,至今仍难考究。

古迹观察基金会表示,八成以上遭盗卖的古物没有来源,盗卖者可以说这是明朝样式的制品,但没有人知道来自于何处,也可能是担心遭到控诉,而不愿说明来源,尽管如此,古物市场仍然相当热络。

一般来说,在柬埔寨遭盗卖的古物不是透过海路出口到新加坡,就是藉由陆路运到泰、柬边境的波贝市;欧莱利指出,新加坡与泰国都没有签署一九七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禁止进口偷窃文物的议案,成为柬埔寨盗卖古物的最佳市场。

虽然柬埔寨在一九九五年签署非法出口文物公约,宣示遭盗卖出口的古物,必须归还原有国家,使得柬埔寨在二00一年与二00二年从泰国追回四十三件古物,但最终仍需回归教育与法律才能治本。

古迹观察基金会强调,无论是盗卖者、走私者或是古物搜集者,都应该面临与盗卖象牙或兽皮等物品的相同法律责任,才能有效遏止盗卖古物。

相关新闻
星廉价航空调整航线 印度柬埔寨成热点
台湾之爱 五社团联手赴柬埔寨助战火下民众
柬发台文书验证 中国无权盖章
助贫童教育 台湾知风草在柬甫寨兴办中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