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丫: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图丫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22日讯】人性的麻木、人伦的堕落并非自我衍生的,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制度性外力推动着,医疗体制的无人性残暴地撕裂着人伦底线。

在台州市殡仪馆,一名叫尤国英的“死者”呼吸尚存。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送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尤国英眼里噙着许多泪水──这是让所有有道德感觉的人揪心的泪,这沉重的泪,压在人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有一句顺口溜:房改是要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要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不料,这一漫画式描述竟然在现实中上演了:医院的急救车把还有救治希望但却无钱的尤国英送往了殡仪馆。

我们还沉浸在失去21个可爱的孩子的悲痛中,我们还在呼吁要严厉追究司机、学校、当地政府、山西省和教育部有关官员的重大责任,要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撤的撤;要从国库里拿出一大部分改善全国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起码不能让孩子们再在马路上跑操了。

车祸,矿难,大病,为什么我深爱着的这块土地,要承载目不暇接的灾难,那些阿拉伯数字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有情有义的、和我们一样的生命啊!

自然灾害,我们不怕,我们不怨,那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的灾难,我们默默地、坚强地承受;而人祸,我们怎能不愤怒,怎能不哀叹……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如何度过这唯一的一次生命之旅?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跑早操?小小年纪就辍学打工?在有可能坍塌爆炸的矿井里做一个黑人?永远待在为温饱而发愁的贫穷村庄里?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城市里被人抢劫殴打甚至谋杀?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三中学请医生给学生做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都抽不出来血!(2004年6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目前广东省全省的贫困大学生已经突破10万人,平均每100 个大学生中,至少有13个贫困生,5 个特困生。因为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连早饭吃与不吃也要斟酌再三;因为贫困,有的贫困大学生不得不在漆黑的夜里到校园的垃圾桶里翻捡食物!

在山西曾经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山西的煤老板们一次集体买进了20辆宝马;在太原,一位老板,一人拥有3 辆不同颜色的劳斯莱斯。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山西私人拥有宝马、劳斯莱斯等顶级豪华车的数量已经突破100 辆。对于1个人口3,300万,人均GDP排名中部6 省第4 的省份来说,这样的密度是罕见的。

10月17日是世界消除贫困日。当前,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6,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过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

当医院那辆急救车载着喔一个活着的穷人开往殡仪馆的时候,卫生部的一位负责人正在对媒体说:卫生部从未表态说过什医疗改革不成功,也不同意医疗改革不成功的说法。

是的,在这个问题上,病人的家属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良俗的谴责,贫贱不能移,怎能同意将自己还有救治希望的亲人送去火化呢,还有一点基本人性吗?

但当我们看到病人家属向媒体展示的那张让他们心碎的医疗账单时,我们知道,人性的麻木、人伦的堕落并非自我衍生的,而是被一种强大的制度性外力推动着,医疗体制的无人性残暴地撕裂着人伦底线。

除了尤国英一家,还有很多贫困家庭关系的破裂最初都源于医疗费用的承担或分担。高昂医疗费的重压下,许多温良的传统道德变得非常畸形,把还有救治希望的亲人往殡仪馆送,这是重压下道德变异的一种极端。

穷人因为得不到制度性救济,只能转向道德上的越轨──把活人送往殡仪馆,就是一念之差下企图终极“因贫致穷”在代际中继续传播的越轨尝试,这种道德越轨得到了“正义旁观者”的社会抗拒。

医疗的价值终端是生与死,高昂的医疗费用下,有钱即生,无钱即死。这个制度性的终极命题之下,生与死功利考验让生者的道德选择空间变得非常小,回旋的余地非常窄,一念之差中就容易做出极端选择。实践证明,一个事关老百姓生死的医疗得不到保障的国度,国民道德也不可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健康的体魄得到保障时,健全的灵魂才能得到保障。

所有的一切问题不能不归到既有医疗改革的导向中:医疗费用更多由个人承担,医疗服务的利用由支付能力决定而不是由需求决定──这种缺乏人性关怀的医改方向导致的后果就是“医疗提供”与“医疗需求”的逆向选择,享有更好医疗保障或更有能力支付相关费用的人将获得更多的医疗费用,而真正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却得不到服务。

穷人得了小病不敢去医院,一般进了医院查出来的都是大病,而大病的治疗又会让一个家庭、甚至家族陷入高额医疗费用的深渊,要么“家里等死”,要么“因病致贫”。

目前,我国有44.8% 的城镇人口和79.1% 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91 个成员国中,中国的医疗公平性排名为188位,即倒数第4。

一个国家的医疗体制,应该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根本目标,尤其是在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该优先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权益。且不说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建立的全民免费医疗体制,也不说一些比我们经济落后国家医疗搞的比我们好。

古巴经济困难,财政拮据,但其投资都优先用于人的发展。卫生是人一生体格健康发展的保障;教育是人一生思想知识素质发展的保障。古巴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占GDP的11%,每年投入卫生经费占9%,古巴1,000多万人口,拥有6.9万名医生,8.2万张病床;每千人拥有6.2名医生,7.9张病床,婴儿死亡率仅为6.9%,人均寿命75岁。

“10年了,我们一直生活在摇摇欲坠的楼房里。这些贫苦的人不是在等待解决住房,而是在等待死亡。”这是生活在巴黎贫民窟里的一位非洲移民的抱怨。也许,理解了这些话,就不难理解法国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骚乱。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穷人的经济学》中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他认为贫富悬殊会成为社会的振荡器。而我国“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也曾经说过,“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当贫穷的人民和贫穷的国家满足了,你们才是安全的,你们把这叫作明智的自身利益也可以。”

活人因无钱治病被送往殡仪馆,“医改提前给人送终”的民谣不幸上演,极端道德变异现象的出现,表明对中国医改的矫正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原载《民主通讯》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南亚高峰会闭幕  承诺致力扑灭贫穷因应灾难
公民呼吁企业领导人承担改善贫穷责任
苏治芬:提县政一六八云林一路发竞选政见
联合国召开未来信息社会峰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