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论盼当局从松花江污染吸取教训

【大纪元11月28日报导】(中央社北京二十八日电)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事件引起举世关注,对于事件中存在瞒报、迟报等问题,中国网民及民间环保人士都期盼当局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要再拿“善意的谎言”搪塞卸责。

中国政府近来力图降低松花江污染事件的负面效应,除了要求大陆媒体撤离、统一使用新华社稿件外,网路发出的质疑声浪也被消音,原本在搜狐、网易、新浪等网站上逾两万条帖子,转眼间就被消除的一干二净。

显然,许多网民要求追究肇事工厂排污及当地官员瞒报责任的帖子,不见容于中国现有的舆论管制之下。

虽然遭到强迫消音,网民要求中国当局严肃处理这起事件的声音却明确而清楚。一名自称“哈尔滨人”的网友批评,当地政府的愚蠢借口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事实证明哈尔滨人能理性应对突发状况,不需要“善意的谎言”,当初主张向市民说谎的人应该被严肃处置。

还有网民质问,在爆炸造成污染后还谎称没有污染的人是谁?不准媒体报导污染真相的人是谁?这些把人民群众生死当儿戏的人必须问责,才会懂得记取教训。

相较于网友的愤怒批评与质问,民间环保人士在谈到松花江污染事件时,态度显得较为低调而谨慎。

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环保议题的志工表示,当局若能透过这次事件,建立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因应机制、确立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那或许能因祸得福”,因为中国长期遭到污染的河川多不胜数,除非痛定思痛、加大力度整治污染,否则中国崛起的代价将难以计量。

经常调查各地水污染问题的环保人士则表示,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过程中,要摆脱许多旧有思维并不容易,但是从松花江事件的处理过程已经看到难得的转变。

他庆幸黑龙江政府最终还是把人民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作出及时停止供水的决定肯定有很大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有积极转变。

几名环保工作者都表示,他们不便具名表达意见,因为现阶段在中国推动环保工作还是需要当局同意(或是不予阻挠),但他们肯定,当地民众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反应,显示公众已经具备面对真相的成熟度。

相关新闻
中国公安部:明年底前报案电话统一为110
中国纺品大量涌入欧洲 开发中国家成受害者
愈来愈多贫穷国家人民离乡背井赚钱养家
阳虚宜忌原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