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况调查: 台商大陆呆账今年高达6成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高嘉和/台北报导〕中共实施宏观调控,当地企业付款能力下降,台商饱收呆账之苦,根据工总最新的“陆况调查”,近3年台商在中国从事内销,曾遇过货款无法收回的比例逐年升高,去年则从前年的53.6%增加到57.8%,今年更达64.5%。

内销成绩不乐观

此外,虽然台商前仆后继抢进中国内销市场,但在当地企业兴起竞争,加上地方政府无理干预、海关手续繁复等不利因素影响,对未来1到2年中国厂内销成绩预期的乐观比例大幅下降,从去年调查的61.16%遽降到今年的48.1%,不乐观比例从14.17%上升到21.6%。

台商遭遇12大难题

根据调查,台商遭遇的前12大问题依序是货款难以收回、银行贷款与周转困难、海关手续繁复、电子通讯与运输设备不足、额外交际费用及其他费用、当地政府行政干预、派遣人员适应困难、中国缺乏履行合约诚意、当地市场无法开拓、利润不易汇出、物料存货成本增加及劳资纠纷。

宏观调控 贷款难收回

工总表示,货款难以收回是台商在中国内销时最常遇到的问题,这现象与中国三角债问题严重,及中国买主或经销体系缺乏履行合约付款条件与期限义务观念有关,这现象有升高趋势,可能是宏观调控导致中国企业付款能力下降所致,台商应该加以防范。

此外,在问及中国内销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时,有73.8%的受访者表示是中国当地企业,其次才是韩、日、港及美国企业,这显示中国当地企业因有在地优势,已经对台商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

煤油电老是缺 台商噩梦

〔记者高嘉和/台北报导〕中国油、电、煤炭等原料供需失衡,以台商集中的江苏、广东及浙江3地最严重,其中缺电冲击最大,在工总的“陆况调查”中就显示,有高达9成比重认为缺电对台商营运不利或很不利,油、煤炭等燃料价格上涨,也有超过8成台商表示冲击不小。

工总表示,从1998年以来,中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导致需求大增,各类原物料及油、电、煤炭供需出现失衡,推动物价上涨,以今年前3季来看,原物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2%,对台商营运成本压力不小。

根据调查,燃料价格上涨对台商营运的影响,认为不利的比重占65.7%,很不利占21.6%,合计达87.3%;电价上涨对台商营运的影响,不利的占58.7%,很不利的占31%,合计达89.7%;缺电对台商营运的影响,不利的占55.3%,很不利的占35.2%,合计更达90.5%。

工总说,中国市场重要原物料、油、电、煤炭供需的失衡,对台商营运都带来负面影响,台商投资地区集中在江苏、广东及浙江3地,占登陆投资82%,也是近来中国限电最为严重地区。缺电、限电和调涨电价等措施,自然对多数台商带来冲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掳人 台湾付款 台商付赎180万获释
台资酒店遭暴民强占  港报:欠租金遭封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代表团访问北市府
汕尾事件 学者:中共对百姓吃干抹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