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一双人 粤剧名伶任剑辉白雪仙

人气 1937
标签:

【大纪元12月25日电】(大纪元记者洪祥薇综合报导)经历世间凡多事体﹐谁还能伴她睡前唱做一番戏呢﹖“花旦王”白雪仙的任姐去了﹐半个世纪的一生一世的艺术伙伴和知己好友﹑香港无人不知的任剑辉至今仙逝已一十六载﹐然而任剑辉白雪仙合作的经典粤剧则是永照后世﹐她俩的四大名剧中《帝女花》、《紫钗记》除了于一九五八、五九年分别拍成电影外,《再世红梅记》亦于一九六零、六二、六六年灌录成唱片。而《蝶影红梨记》借助于拍成电影兼有电影原声唱片问世,且多年来经常见于银幕。 而同样出身粤剧世家的任白之间的情与缘则也算是“天教谁春”了。

美玉仙葩一朝逢

从1937年澳门的新声剧团结缘,任白二人一个正印小生,一个二帮花旦,演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在白雪仙的回忆文字里﹐“刘培基说我下一辈子都愿意再做白雪仙﹐是的﹐要是再遇上任姐这么一个好拍档好朋友和我的艺术伙伴﹐我愿意生生世世都做白雪仙。 ”据说当年﹐白雪仙居于澳门时节﹐彼时她隶属日月星剧团,为陈艳侬之副。一晚,当她演戏时瞥见任剑辉在第三行位看戏,但完场后,却不见了座中人﹐失望的回到后台﹐乍见任剑辉就坐在她的箱位旁,惊喜之余﹐白雪仙顾不得洗粉卸装忙着招呼﹐这是任探望白的一幕。

另一幕则见于白雪仙的探班﹐“初见任姐时﹐我十五岁﹐她三十岁﹐比我大十五岁﹐……任剑辉当年已经很红﹐我听过她的名字很久了。……她是“新声”的文武生﹐名气大得不得了﹐戏迷往后台送燕窝的有﹐送鱼翅的有﹐起初的印象就是这样﹐之后她订了我去演戏﹐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能说这是“缘遇”来的。”

从此﹐美玉仙葩一朝逢﹐知音﹐伴侣﹐寂寞寥落﹑繁华热闹共担﹐诚如 《一生 一代 一双 人 风雨杳如年——任白 》一文中提到的﹐“已超越普通意义上的姐妹深情,男欢女爱。 包含着比同金坚的姐妹情谊,共进共退的兄弟情分,有贫贱夫妻的相濡以沫,也有江湖儿女的铁肩道义,有疼惜之意,也有感恩之心。”

仙凤鸣 上天安排演戏

香港光复后,任剑辉在香港组织新声剧团,以陈艳侬为“正印花旦”,以白雪仙为“二帮花旦”。1956年,白雪仙初担正印,伙同编剧唐涤生、戏行叔父梁醒波、靓次伯等前辈和“任姐”、任冰儿姊妹组成仙凤鸣剧团。票房惨淡﹐已是当红小生的任姐不发一语,陪她一力苦撑,直到“紫钗记”大旺,“仙凤鸣”初成气候。

白雪仙谈及自己的艺术生涯曾表示﹐“起初我一直不大懂得什么叫做对自己有要求,直到我们去安南演戏时,才赫然发觉安南的观众很认真,要求很高,你唱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他们都知道,那时我才开始知道什么叫做要求。”

她说﹐“我们那时学戏,哪儿有人教的,都是自己摸索,从梅香做起的,我的师傅是薛觉先,薛觉先演戏从来不许任何人在虎度门看的,却是特准我看。……其实所有艺术界都是七、八成靠天分,两、三成靠努力的,我演戏算是上天的安排。”

1961年为演出《白蛇新传》白雪仙和任剑辉招募数十名少女组成“雏凤鸣剧团”,是过去二十年最受欢迎的粤剧团之一。 在白雪仙眼里﹐“任姐是不大懂得教学生的﹐她是个天才﹐她怎么演都好看﹐要是学生问她﹕“演到这里﹐应该左膝跪下还是右膝跪下?”她便说﹕“无所谓啦﹐走到左腿便左膝跪下﹐走到右腿便右膝跪下。””白雪仙的老师孙养农夫人干脆说﹐“讲规条﹐她(任剑辉)样样都错﹐但却错得好漂亮﹐别人是学不来的。”

仙凤鸣剧团最大之特色是吸收京崑表演艺术﹐幕后又有教舞蹈的吴世勋,设计服装、教京戏的孙养农夫人,张淑娴女士﹐其他音乐、化 、灯光都有专人,因而仙凤鸣获聘演了一届又一届。白雪仙对演出戏目非常认真﹐任白更被认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们演出《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再世红梅记》等剧目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白雪仙名字的由来

白雪仙原名陈淑良,广东顺德人,“小生王”白驹荣之女,排行第九。

白驹荣一辈子从没试过反串花旦﹐因此他请人称万能泰斗的薛觉先薛五叔收女儿为徒。 薛觉先有万能老倌之称,他反串花旦,全行第一,比白驹荣当小生还要红;白雪仙喜出望外﹐此时她十二岁。

那么师母唐雪卿也有教导她。后来她更搬到薛觉先家中住,从此白雪仙受着耳濡目染的教导。

当时有位生平最服膺白驹荣的唱腔的歌唱家名冼干持,他乐器皆精,乐理精湛,尤其善唱。他专唱白驹荣的曲,例如《泣荆花》、《拉车被辱》等。白驹荣请冼干持教白雪仙。这样一来,各位名家加持之下﹐白雪仙进步神速。

在未拜冼干持为师学唱时,白雪仙已于舞台上出演戏目。薛觉先更替她改上白雪仙这个艺名﹕白是白驹荣的白,雪是唐雪卿的雪,仙是薛觉先的先字谐音,念起上来也顺,而且这个名字很配合她的花旦角色。 (白雪仙初期擅演“花衫”﹐即粤剧中刁蛮、活泼、较富青春活力的女角,有别于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或已婚妇人。)

当然﹐在日后﹐白雪仙这个名字响当当。所以﹐“陈淑良”反而寂寂无闻了。

生旦如影随形 且看戏如人生

任剑辉 (1912-1989) 原名任丽初,又名任婉仪,广东南海人,生于一九一二年,早年追随小叫天、黄侣侠习艺,战前先后隶属全女班“镜花艳影”、“菱花艳影”作文武生演出。她是香港历来最受欢迎的粤剧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一男主角),白雪仙称道她﹐“当小生﹐必须有“潇洒”这两个字。你看任姐﹐她就是靓﹐她真的很自然﹐很潇洒﹐天生是吃戏行饭的﹐她演戏从来没有固定的一套﹐每次演都不同的。”“别以为她不会武打,其实她的武功很好的。”任剑辉反串扮相潇洒不凡,有“戏迷情人”之美誉。

任曾与多位正印花旦合作,计有:红线女、芳艳芬、余丽珍、邓碧云、罗艳卿、吴君丽等等,不过最教人印象深刻的仍是白雪仙。两位在“仙凤鸣剧团”所演的名剧堪称香港文化瑰宝,例如:《帝女花》、《紫钗记》、《蝶影红梨记》、《再世红梅记》等等,传诵历久不衰。白雪仙回忆﹐“要不是看见任姐登台那么辛苦﹐我也不会演一九六八、六九年那几台戏。我跟她说:“回到香港后我陪你做几台戏啦。”那我们便在六八年演了《帝女花》、《牡丹亭惊梦》和《紫钗记》;六九年演了《再世红梅记》、《琵琶记》和《帝女花》。”

任剑辉十六年间共拍片三百部,是香港电影史中,以主角身份拍片最多的女演员。 她主演的粤语戏曲片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洛神》(1957)、《火网梵宫十四年》(1958)、《紫钗记》(1959)、《帝女花》(1959)、《九天玄女》(1959)、《大红袍》(1965)、《李后主》(1968)等等。即使不是粤剧迷,香港人莫有不知任剑辉其人,堪称“一代艺人”。

一九四七年白雪仙开始拍电影,直至六八年间,她主演和参演过大约二百部电影,多是改编自她主演的著名粤剧,如《小爱神》、《红楼梦》、《晨妻暮嫂》、《红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恋》、《紫钗记》、《帝女花》等。但其实﹐了解她的还是任剑辉﹐五、六十年代白雪仙拍了很多电影,可是白雪仙“不大喜欢拍电影,一听见通告取消了便很开心,任姐笑我:“今天不用拍,改天还不是要拍?”……但我还是喜欢舞台的挥洒自如,电影有导演,有局限。”一九六七年,白雪仙组织了“仙凤鸣影片公司”,在参与了粤语片最大型制作的剧曲片《李后主》后便退出影坛。

蝶有恋伤 无她舞台没有颜色

一九六九年,任白告别舞台﹐过着真个不羡仙的生活,任白由“仙凤鸣”时代至72年参加“六一八”水灾义唱,皆是“出必一双,入必一对”。任剑辉退出艺坛后与白雪仙专心扶助弟子龙剑笙及梅雪诗等人组成的“雏凤鸣剧团”,直至八十年代移居加拿大。1989年11月29日任剑辉病逝香港,举殡之日,香港殡仪馆附近之街道被前来吊唁﹑围观的戏迷挤得水泄不通。任剑辉驾鹤西去﹐白雪仙顿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粤剧界多方邀请﹐她只平淡回绝:“没有任剑辉,舞台没有颜色”。”“我说我于情顿失所依,于艺我已无望。”

关于“任姐”的回忆处处可见白雪仙的深情﹐“任姐也试过扮花旦跟龙剑笙对戏﹐她扮花旦的身段倒是做得神似的。她在台上完全没有女人味﹐但在台下的她﹐是十分有女人味的﹐特别是她长长头发那时期﹐左手端端右手摸摸的﹐潮气得很。”“任姐是一个天分极高的人﹐跳踢跶舞又成﹐扮模特儿又成﹐她跳交际舞带人是带得十分好的﹐偏是语言天分差劲得很。”

“她生出来便只会演戏﹐什么都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她戏场的时候﹐她便在后台看看哪一个不用出场﹐她便找哪个聊天去﹐……她眉额上有两片肉﹐刚好让纱托住﹐你说她是不是天生演戏的?”

“如今夜里﹐有时细听旧时声带﹐她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像《帝女花》中三唤“公主”(第六场“迎凤”,驸马周世显解劝公主上表),三次都有不同的感情层次。唉﹐以前我为什么不跟她多谈点戏呢?不过﹐她懒得要命﹐谈什么戏?”

为纪念已故好友,白雪仙成立“任白慈善基金”,于1990年重映两人的告别作《李后主》,巨星风采倾倒万千戏迷。

1996年白雪仙获香港演艺学院颁授荣誉院士,又捐款于香港大学兴建工程大楼,并亲笔提写“任白楼”三字。

获颁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后﹐“花旦王”白雪仙恳言﹐“世事是很奇妙的,我今日领奖一半为自己,另一半是为另一个人,得到这个不迟又不早的终身成就奖,成就了另一个人的成就。”“我叫做有点点儿成就,是上天所赐。我所得到最好的,便是找到一个这样的好朋友,不是对我好就算好,全世界都说她好那个才是真正的好。”@(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汪明荃举行慈善个唱 分享成功抗癌经历
粤剧界前辈任剑辉、白雪仙、唐涤生奇缘 —《剑雪浮生》
王力宏请辞金曲奖表演 文化部:取消致敬桥段
拒中共利诱发文 谢和弦直回:我堂堂正正台湾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