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亲中媒体质疑周日大游行人数

标签: ,

【大纪元12月6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海涛2005年12月6日香港报导)星期天香港市民民主大游行之后,香港媒体持续进行评论。另外,亲北京的媒体对游行组织单位提出的有“25万人”参加游行的说法提出质疑。

香港中资报纸文汇报星期二在重要新闻栏目内发表记者“钟立”报导说,反对派再度施展了“报大数”的“惯伎”,声言参加反政改大游行的市民多达25万。不过,“本港主要报章对此表示极大疑问”,“几乎一致结论是,游行人数不多于10万。”

该报导还说:“连通常采纳反对派估计的海外传媒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导中都不再强调反对派提供的数据。文汇报说,美国之音报导的数字是“4.2万”,BBC的数字是“5万”。文汇报还为此发表社论,标题是:“没有诚信,何来优质民主”。

据查,美国之音12月4号发自香港的几篇报导和现场联线报导,包括广东话、普通话和英文报导,曾采用过游行组织者和警方等各种消息来源提供的不同数字。

*游行组办者称公道自在人心*

游行组织单位之一的香港职工盟负责人李卓人议员也说,他们公布的25万人数字并不是学术研究,并不想就此同他人辩论。他说:“公道自在人心,大家都有眼睛。”

据美国之音记者现场观察,当时的维多利亚公园球场的确是人山人海,游行的队伍从公园门口出发,缓慢行进了3个小时,最后一批群众才离开集会现场。

香港中文大学王家英教授说,这次游行历时好几个小时,已反映出市民的强烈信息。

*明报:矛盾更尖锐*

明报星期二发表社论说,大游行后,泛民主派与政府方面在政改问题上的矛盾更加尖锐、分歧更难化解。

社论说,游行人数属于原先估计的上限,让民主派叫价更高:除坚持要有普选时间表外,还要求曾荫权撤回政改方案,并要求民主派议员集体上京;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和中央驻港官员也透出风声,时间表“无法办到”。

社论说,民意虽是“无形无质”,却是真实和影响巨大的,不容忽视,不能轻侮。只要港人形成清晰的主流民意,要求政制向前发展,要求有合理的普选进程,那么,纵使这次建制阵营与泛民主派决裂,但过一段时间,双方还是要坐下来谈,回应民意的诉求。

相关新闻
一国两制是假货 黑手阻港人办九评论坛
龚平:谴责中共干涉香港九评国际论坛
讨论:中国税制劫贫济富 学者谏言应降低税率
港论坛风波 70高龄司徒华露天演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