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啡”常地图╱阿拉比卡 一枝独秀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3日讯】文自由时报 ◎记者杨雅民、王涵平、罗欣贞

台湾咖啡热席卷农业,不少农民跟风抢种咖啡,成为近年来的新兴休闲农业。根据农委会统计,台湾至今全台咖啡种植面积约二百十三公顷,全属阿拉比卡(Arabica )品种,去年扣除新栽种尚无法收成采豆的咖啡树面积,可收获面积仅九十三公顷,年采收量为一百零七公吨。

其中,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县与南投县四县市,咖啡树种植面积合计高占全台咖啡树种植面积九十四%,又以云林古坑乡、台南县东山乡、嘉义县中埔乡和南投县惠荪农场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多。

至于咖啡及其制品近三年来进口的重量和金额也呈现逐年成长的走势,九十一年咖啡及其制品进口来台的重量约一万五千七百五十八公吨,去年已成长至二万零一百五十六公吨,增幅约二十八%。

本土咖啡采收量占进口咖啡及其制品量仅约两百分之一,比例非常小。但物以稀为贵,台湾本土咖啡少,颇受青睐,市场潜力似乎很大,也引来农民抢种咖啡。

台湾咖啡树种植为十八世纪由英人引进,日据时代开始大规模种植,经过试种后现存以“阿拉比卡”品种较为适应台湾气候,多集中在海拔三百至八百公尺的山区。

调查指出,台湾咖啡应是十八世纪由英人引进台湾试种,大量种植则源自日据时代,三菱株式会社从东山农场取得种子,与嘉义农试所推广种植,当时台湾咖啡种植总面积达六千多公顷,最后多集中海拔高度三百至八百公尺之间的山区间种植。

目前台湾台东东河乡、嘉义中埔乡、台中惠荪林场、花莲安通等地林场均有咖啡树种植,云林古坑荷苞山则最具知名度,行销最为成功,但南县东山的地理环境、产业等条件比较优越。

屏东县三地门乡“德文咖啡”,在日据时代曾经获得国际赛银牌奖,可惜后来烘焙技术遇瓶颈而逐渐没落,如今野外还有不少五十年以上树龄的咖啡树,随着本土咖啡崛起,正为部落发展寻找新出路的德文村,也决定复兴咖啡产业,一场重振威名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展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