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金字招牌”日渐褪色?

标签:

【大纪元2月14日讯】近年来,随着中国外出留学人员迅速增多,留学归国人员总数也在迅速增多,但是由于市场需求有限以及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因此使得留学生的“金字招牌”日渐褪色。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留学生广州科技交流会上,“国内是不是不再重视留学生”的声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据新华网报导,在留交会上,来自法国马赛第二大学的国际工商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学硕士张辉就在相关论坛上表示,现在中国大陆许多媒体对留学生的报导都是负面的居多,很多单位现在对留学生也不像以前那么尊重了,更重要的是,许多工作也不适合我们留学生做,是不是国内已经不重视我们留学生了? 如此的发言在论坛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报导,目前留学人员归国已经达到顶峰,市场需求有限的状态下,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都有困难。此外,留学人员数量激增、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小留学生大量增加,这都是留学生“金字招牌”日渐褪色的主要原因。

2002及2003两年中国外出留学人员中,高中生、初中生占了绝大多数。在澳大利亚留学八年回国的郭峰亮就说,小留学生变成问题少年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甚至染上赌博、吸毒的恶习。事实上,留学生也开始对“砸牌”问题感到无奈和焦急。

据了解,一些中学老师也对“准小留学生”另眼相看:既然他们不参加高考、中考,与学校升学率无关,老师何必又对他们多费唇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反向留学”风潮正日益成形:家长先给孩子弄一个外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再以留学生的身份,上中国的大学,靠“反向留学”拿“土文凭”。

河南省某地级市的一名何姓政协委员说,自已的儿子在国内肯定考不上高考,但是孩子在国内都不能好好学习,到了国外,那还不成了孙大圣?于是何先生花了十多万元,为宝贝儿子办理移民东南亚某小国的手续,在当地一所华人子弟学校挂了个名,但儿子一直在国内读书。高中毕业后,就以华侨的名义,到国内大学当上了“外国留学生”。

一位人力资源部主管表示,如果是在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出国的,毫无疑问优先录取,并且会仔细考察他在国外的经费来源,是否得过奖学金,是否打过工。如果纯纯粹粹靠父母供养的,说实话,我对这种人是有歧视倾向的。

企业界人士认为,求职、招聘是要讲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希望能有一个留学生的素质考评体系,至少有一个留学生招聘手册之类的东西,比较权威地介绍国外学校、专业的情况,让用人单参考,最好能帮助用人单位直接查询到他们在国外的真实学业情况。@(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移民系统发生重要变化 上庭前请一位好律师很关键
经济正义中心:指数化万能寿险存在欺骗性销售
卡达开学了!不同国家的同学无国界大融合
工卡被拖延可催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