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替:“美丽岛”号列车和搭车的台湾政治明星们

安替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21日讯】当陈水扁宣布谢长廷成为他的行政院院长,苏贞昌成为民进党新任主席的时候,大部分台湾人都回忆起了1980年3月在高雄事件军事法庭上,他们作为《美丽岛》诸公的律师,慷慨辩护的场景。

  陈水扁3月26日为黄信介(美丽岛杂志发行人)辩护道,被告黄信介未具叛乱犯意,亦未以美丽岛杂志社为掩护,拟订所谓夺权计划,发动高雄暴力事件,企图以逐次升高的群众非法暴力行动颠覆政府。因此,应该不触犯惩治叛乱条例第2条第1项的叛乱罪,及其他起诉书所列以故意为要件之罪行。他希望军事法庭判决被告无罪。(《联合报》)

  陈水扁的辩护中规中矩。他本不想参加这个辩护,因为作为惟一的台大学生律考出身、著名的海商法律师,30岁的他在法律界前途似锦,何必让自己沾上这场政治混水?他的妻子吴淑珍却比他有更多见识,说这种大案不去辩护还等什么?阿扁得此一妻,夫复何求?就在这一念之间,陈水扁被他妻子推上了总统之路。

  谢长廷和苏贞昌3月27日为姚嘉文(美丽岛杂志发行管理人、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辩护道,“戒严令”之颁布应未依法定程序,而诉讼书中所答有关被告的叛乱意图及行为,又缺乏证据与证明,本案显非法庭审判之对象,依军事审判法第177条第6项之规定,庭上应谕知不受理判决。(《联合报》)

  34岁的谢长廷和33岁的苏贞昌刚开始也是有些担心,因为这种政治犯的案件,谁敢为他们辩护就抓谁。他们要辩护的被告姚嘉文本身就是一直为党外人士辩护的大律师。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走向美丽岛大审。他们的辩护现在看来最出色,指明所谓的“戒严令”本身就是非法、军事法庭也没有资格审理此案,应该不受理。他们不仅仅为姚嘉文在辩护,而且也是在为整个党外运动做历史性的辩护。这一辩护,也使谢和苏未来进入民进党的权力中心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石。

  他们的辩护并没有让国民党当局心软,根据蒋经国“不能有死刑”的指示,法庭于4月18日判处美丽岛诸公严刑、流放绿岛:黄信介14年、施明德(美丽岛杂志总经理)无期、姚嘉文12年、张俊宏(美丽岛杂志总编辑)12年、林弘宣12年、吕秀莲(美丽岛杂志副社长,现副总统) 12年、陈菊(美丽岛杂志社务委员)12年。

  现在看来,1980年的美丽岛大审其实是审判了国民党政府。媒体广泛的报导也让台湾民众第一次意识到这些“党外人士”人格的崇高、理想的远大。第二年年底,当局续开立法院选举,美丽岛辩护律师和美丽岛受难者家属,在悲情支持下,都获得了极大的胜利。美丽岛诸公、律师、家属,也就形成了1986年成立的民进党的主力。《美丽岛》杂志未尽的事业,让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审判给完成了。

  25年了,自从美丽岛大审开始的这25年,台湾历史基本是连续,没有出现大的起伏。党外成了民进党,继而执政。民进党目前的大老和要角,你都能从1980年在美丽岛事件周围找到他们的身影。美丽岛的对立面国民党权力人物,目前都背上了重负,给历史抛弃了。

  只有一个人例外:宋楚瑜。

  宋楚瑜1979年开始就担任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局长,负责媒体审查。他从美丽岛事件一开始,就站在了美丽岛诸公的对立面。但他今天依然是台湾政坛的明星,亲民党主席,泛蓝联盟副舵主,不仅国民党要拉拢他,连民进党也要谈什么民亲合作,媒体戏称“橘子绿了”。无论从任何一派来看,宋楚瑜这25年的风雨起伏,简直就是政治变色龙的标本。

  还是回到美丽岛事件。1979年12月28日宋在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一大上“驳斥”了外电对事件的报导,他声称“政府与党不断进步,绝非暴力份子及一些国外别有用心的人所能扭曲的。”1980年1月25日,宋召开记者会,强烈谴责《新闻周刊》等外电对“高雄暴力事件报导不实,哗众取宠”,是在做“黄色新闻”,显露了“白种人优越感”。他说由此“可以看出许多人在造谣生事,不希望中华民国成为一个安定、繁荣和进步的国家。”3月20日,宋要求美联社撤销关于审判的报导,否则撤销美联社的审判采访权。21日,美联社采访审判被拒,23日在美联社道歉后宋才恢复其采访权。(均见《联合报》)

  宋在1979年到1984年新闻局长期间,关闭了18家党外杂志,查禁的就更加多了。对于这些所作所为,宋楚瑜今天的解释就是四个字“奉令行事”,支持者解释为“传真机”而已。但从当时的媒体报导看来,这台传真机也太尽职尽责了。之后宋在台湾历史进程中一直在舞台最前面:蒋经国去世后把李登辉送上主席宝座,后成为民选第一任台湾省省长,冻省后和李登辉反目,成立亲民党分裂国民党,后又与之组成泛蓝联盟,2000、2004 年总统大选惜败,抨击陈水扁是窃国大盗,现在却又和民进党“和平”互动。看来,宋长达三十年的政治明星路,还没有走完的迹象。

  那么其他现在的明星政治人物当时在做什么?

  李登辉,后来的总统,现在的台联精神领袖,台独教父,当时是台北市市长。1980年1月8日,当施明德在台北汉口街被捕之后,作为市长的李登辉“内心至感高兴”:“(此事)对于市民大众来说,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无形中给市民心里卸下了重伤,今后市民大众可以在祥和乐利的社会中共同生活”。他代表台北全体市民,向军宪警人员致敬。(《联合报》)这样的话现在看来就是应付而已,和宋楚瑜的费心费力,毕竟天地之别。

  现在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呢?他当时是青辅会主任委员,是国民党培养的接班人一代,还没资格对美丽岛事件有所发言,因此也就避开了这一政治污水。

  马英九,现任台北市长,闪亮的泛蓝政治明星。1981年哈佛法学博士的他才会回国做蒋经国英文秘书、迈入政坛。但他在1980年对美丽岛事件有过发言,认为审判公开,“已经显示了尊重法律的程序”,但批评审判有缺憾:“第一天送出起诉书,第二天就开调查庭,这种处置就难避免‘合法而不正当’的批评,这就涉及了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的问题。”(见《联合报》7月10日马英九和吴丰山的国是对话)。25年过去了,他的调调也一直没有变。2004年总统大选选后争议的时候,他竟然为了捍卫法律,坐镇台北市府,出动警察对付自家的连宋抗议群众。无怪乎,无论蓝绿,都对这个小马哥的个人品性和法治精神赞许有加。

  王金平,立法院院长,当年只是立法院财政委员会的委员,也无份沾染美丽岛事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立法院。

  李敖,这个目前大陆当红台湾人物,新任立委,当时在干什么?他当时没有心思管美丽岛,高雄事件的时候,他在追美女胡茵梦,大审的时候他大概在准备婚事。不过此婚姻也短暂,三个月就各奔东西。1980年的剩下日子里面李敖在不断地打官司,告人也被人告,都是关于自己的文章。李敖也许太骄傲,也不在乎这种真正的历史瞬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李敖的书中,他自己很重要,但在台湾的历史进程中,他显然是配角。

  陈文茜呢?这个我很崇拜的女人,当时是台大大四学生。虽然只是大四,但已经是党外的热血女青年,大审的报导也肯定坚定了她走党外政治道路的决心。1984年,她作为台北市议员谢长廷的助手和谢一起散发传单,才第一次进入媒体眼中。之后她风靡了台湾,成为“建国妖姬”,值得专文介绍。

  1980年,“美丽岛”号政治列车起程,能不能搭上这趟车,成为台湾政治人物是否能进入以后25年的重要指标。如今,三个当年的年轻律师终于达到了政治的目的地,“美丽岛”号25年的政治影响也走到了尾声。现在数点政治人物,谁远见谁短浅,自然轻松。不过1980年,却是阴云密布、人人自危,卓越背后彰显的其实是勇气。

  来源:新世纪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安替 : 从Blog到博客
安替:夜拜赵公灵堂感怀
消防车翻覆 救灾变被救
安替:国父遗嘱与时间之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