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一﹚

邱显德 撰文、摄影

标签:

藏传佛教独特的风情和文化
雪域高原,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气候和地形环境的恶劣,导致自然界常常肆无忌惮地向这里的子民,显示它强大的威力,于是,挑战和迎战,就成为藏族人民生存与创造的主旋律。

在恐惧大自然威力之余,藏民深刻体认人生苦难重重,千百年来,乃寄情于宗教的信仰,无怨无悔的付出,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在深信轮回之际,进而期望能由轮回中得到解脱,他们生活在每分每秒皆神佛的时空里,走过苍茫的岁月,进入不断的轮回信仰之中,因此,他们不时爬向高山,越过原野,朝拜圣地,绕山转湖过一生。

在藏人心目中,除了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各种神佛之外,大自然更是处处皆神灵,甚至河里的鱼,也都是神的化身,而对秃鹰的尊敬,更是不敢怠慢,有如对待自己的父母一般。自然界虽然长时间的给藏族人带来单调而清贫的物质生活,可是藏族人民却用丰富的形象思维,创造了一个庄严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藏传佛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喇嘛教”。

人们看到,佛教讲求严持戒律,修身苦行,但是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藏传佛教,却焕发出惊人的光彩,他们居住在海拔最高的世界屋脊上,同大自然搏斗,坚韧不拔,顽强不息。藏人平日所看到的是神灵的威严和天地的庄重,神灵的力量,取代了个人的意志。藏族同胞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特有的氛围中,实现了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藏传佛教也正是在这交通不便,与世隔绝的漫漫雪域,获得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

藏传佛教主要的特征是,充份吸收了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形式,完成政教合一和实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活佛转世制度。由于西藏社会,数百年来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使宗教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民族史与宗教史相关,艺术和宗教相联击。

可以说,在藏族地区,没有什么领域和地方,不受宗教的影响,因此,藏传佛教亦成为藏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方式,它寄托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人们对宇宙的迷茫,对自然现象的困惑,对解脱苦难的希望,以致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在宗教生活中得到折射。

藏民族的聪明才智,独异的风尚性情,瑰丽多彩的文化艺术,也都神奇地展现在藏民族的宗教生活中,巍峨的殿堂,耀眼的金顶,庄严的佛像,艳丽的壁画,流利的经卷,处处飘扬的经幡,以及雕刻的玛尼石,一切都展现了藏民族独特的风情和文化。——茫茫西藏路——@(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茫茫西藏路——神秘西藏﹙三﹚
茫茫西藏路——神秘西藏﹙四﹚
天河―雅鲁藏布江﹙一﹚
天河—雅鲁藏布江﹙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