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非正规课程 将授予大学学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终身学习制度将有重大突破,台教育部昨日初步决议,不仅将开放民间团体的非正规课程也将可授予大学学分,更将开放二十五岁以上民众,具有工作四年经验且修读民间非正规课程四十学分以上,即可免大学学测、申请就读大学﹔期望藉以鼓励在职人士回流取得大学学历,也有助大学扩大招生来源。

教育部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相关办法修订,首先试办三年,但教育部常务次长吕木琳也强调,基于学分认证涉及大学同等学力、入学方式等大学招生重大变革,教育部将邀集大学校院代表进行研商,尽速修订大学同等学力相关办法,且未来就算通过教育部认证的非正规课程学分,最终还需尊重大学自主,由大学决定是否采计为大学招生或毕业学分。

依据九十一年颁布的“终身学习法”,中央主管机关为激励国民终身学习意愿,对非正规教育活动,应建立学习成就认证制度,亦即社区大学等民间非正规课程,通过教育部委托认可后,即可比照大学授予学分,采计做为大学升学或升迁依据,打破目前只有大学可以授予学分的限制。

教育部并于九十二年拟定“非正规教育学习成就认证办法”,邀集社区大学等民间文教团体及部分大专学者组成的“非正规教育课程认可委员会”,昨日举行九十四学年首次会议,针对民间课程认证作出具体结论。

吕木琳指出,包含民间社教机构、人民团体、文教基金会、社区大学等民间终身学习机构,都可申请开设“非正规教育课程”,由教育部预计今年中招标委托的“认证中心”,进行课程、师资、评量认证审核,如果符合大学标准,且授课时数达到一学期十八小时,就可比照大学授予学分。

为扩大提供不具高中学历的在职人士回流进修管道,教育部将参考瑞典“二十五:四”制度,着手修订“报考大学同等学力认定标准”,开放二十五岁以上民众,只要工作四年以上,且修读民间非正规课程四十学分以上,就可比照为具有高中学历,可申请就读大学。

教育部说,认证的课程领域,预计将以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四领域课程为优先,预计试办三年,再决定是否全面实施。

——————————————————————————–

认证管控 部分大学没信心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教育部将大幅放宽在职人士回流取得大学学位的管道,却也引发各大学意见不一,部分大学疑虑可能民间课程良莠不齐,如果认证管控不良,可能反而导致大学学生素质下降。

私立大学校院协会理事长、世新大学校长牟宗灿指出,教育部放宽在职人士回流进修管道,立意值得肯定,如果有在职人士工作四年以上且修读民间课程四十学分以上,还愿意再回到大学就读,显示确实有努力向学的意愿,大学可以提供机会。

但牟宗灿也指出,目前民间机构的回流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一般民众兴趣技艺或实务型课程为主,对于国、英、数、史地、理化等基本学术学科的训练未必扎实,如果以民间课程作为大学门槛条件,是否可以与大学课程衔接,恐怕还须审慎评估,因此非正规课程的认证与审核就特别重要,教育部必须广征大学意见严格把关,否则大学生素质及教育品质恐怕反而会因为广开而下降。

台湾大学教务长陈泰然指出,大学教育与回流教育的结合,以及大学招生制度的松绑,早已是趋势,但目前民间文教机构的课程确实有许多是以技艺性课程为多,未必能与大学课程衔接,就算在职人士免试进入大学,恐怕学分也不能被大学接受,学生恐怕也无法顺利毕业。

陈泰然呼吁,教育部要放宽在职人士回流进修,必须避免造成大学招生及学位颁发流于浮滥的负作用,须奠基于大学对于教育品质的管控已经够成熟且严格,必须有配套措施确保大学建立“入学容易、毕业难”的观念。

部分大学更质疑,目前教育部“非正规教育认证委员会”的成员,其中就有许多是社区大学等民间团体代表,且民间团体代表比重甚多,如果还由认证委员会委托民间团体进行认证,被委托单位必须去审查认证委托相关单位的课程,其中是否涉及“球员兼裁判”,是否能兼顾民间教育单位的开放及大学教育品质的确保,都需要进一步检视,否则可能造成大学学历更为浮滥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