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校长遴选 学生质疑黑箱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申慧媛╱台北报导〕长达十二年未改选更换的台湾大学校长一职,今天进入遴选最后阶段,由校务会议代表针对六名校长候选人投票,推选出二至三人送教育啾选,但昨天有部分学生团体质疑台大校方“密室遴选”,要求透过校内普选重新改选,学生昨天发起彻夜静坐抗议活动,还计划今天阻挡投票,台大校方则表示遴选作业不受影响。,今天进行校务会议代表同意投票,三百三十多位代表将分别针对六位校长候选人进行“同意”投票,推选出二至三人送教育啾选。

台大校方强调,提报教育部的二至三位校长候选人,所得同意票必须达到领票人数的二分之一,不过一旦领票人数低于校务会议代表总人数的一半、即没有达到一百七十多票,校方将取消开票,同时宣布这次校长遴选作废,必须重组校长遴选委员会。

昨天在台大校园发起抗议活动的学生代表、政治系学生刘德豪表示,校方在遴选阶段完全未公开,根本是黑箱作业,希望校方能重新办理遴选,他同时质疑校方为学生做了最坏的示范,包括假藉学术研究之名侵占台东卑南古文物、百般阻碍南投内湖国小的重建等,种种行为让学生反感,校方常大谈哲学与伦理、强调人文关怀,却对社会弱势漠不关心、甚至落井下石。

不过这次遴选,从组成遴选委员会开始就备受争议,先是中研院长李远哲被排除在社会公正人士代表之列,而遴选委员会的无记名投票,再度排除了原本呼声最高的前卫生署长陈建仁,而第一阶段出线的六名候选人,都是台大的副校长、教务长、院长等一级行政主管,许多教师抱怨候选人不够国际化等等,不满的气氛在校内弥漫。

对于今天的投票,是否可能六人都不过半,台大校长陈维昭昨天乐观地说:“绝对没问题啦!一定会过半。”他强调,今天校务会议的投票会如期展开,并顺利选出二至三人。

对于学生的抗议诉求,校方认为,国内各大学进行第一阶段遴选都是不公布过程,台大并没有不同,至于校内普选推动校长的产生,校方则说,“恐怕得期待大学法修订才有可能。”

6候选人 卯力拉票冲刺

〔记者申慧媛╱台北报导〕台湾大学校长遴选今天要进行六名校长候选人的校务会议代表同意投票,六名台大校长候选人为争取校内师生支持,昨天做最后拉票的冲刺。

本届台大校长候选人中,吴静雄、李嗣涔来自台大的电机与资讯学院,受到台湾产业电子科技业当红,两人在募款资源、人脉丰厚居优势地位,吴静雄年长且较为稳重踏实、经验丰富,李嗣涔则年轻、亲和力强、知名度高,不过两雄争霸的结果,有可能分散了电资学院支持的票源,能否顺利出线令人忧心。

至于彭旭明是其中唯一拥有中研院士头衔者,他在化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国际顶尖水准,且被人认为是“德高望重”型的学者,他所提出的治校理念,最令人瞩目的是呼吁提高教师待遇,他认为要鼓励教师追求台大发展国际一流,至少八成的教师应予加薪,是否能发挥影响力,值得观察。

对这次校长选举准备最积极、最卖力,非常努力与校务会议代表“握手”的,首推工学院长杨永斌,他参与台大校长候选,最有自信的就在于“最年轻”,四十三年次的他与其他候选人相比,少则差了两岁、多则达十岁之多,“为台大选个年轻的校长”是他的重点诉求。

相形之下,陈泰然、包宗和走的是温和路线,不过要赢得台大校长的校内选举,顺利出线参加教育部的校长遴选,除了得巩固自己学院代表的票源,更要拉拢校内各小学院及职员的支持,而医学院是最大的票仓。像原本被外界视为“黑马”的前卫生署长陈建仁,在第一阶段的遴选就“中箭落马”,医学院校务代表的意向究竟如何,仍有待观察。

台大出新书 12教授遭爆料

〔记者申慧媛╱台北报导〕台湾大学昨天发表新书“经师与人师”,收录十二位台大知名教授的个人故事,有人执教鞭、燃烧生命与热忱至最后一刻,也有人为追女朋友而和学生一起在女生宿舍“站卫兵”,透过这本书的描述,让社会大众更了解,台大除了有一批会读书的学生外,更有许多优秀老师在默默付出。

台大教务长陈泰然说,台大对校内教学杰出的教师,每年都举办选拔表扬,至今共有一百五十多位教师获得杰出教师表扬,其中最令人敬佩者,则收录到“经师与人师”这本书中。

书中唯一被收录的女性教师是生命科学院教授齐肖琪,因为她是在台大取得博士学位,所以总是自称“MIT”,她对学生的爱最为人称道,最特别的是陪伴一位得乳癌的研究生,让她平安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十二位老师的故事中,较特别的是三年前因癌症过世的管理学院翁景民教授的生前事迹;另外还有江宜桦、李明滨、周元昉、陈汝勤、王泰升、王如意、李琳山、李存修、陈秀熙,以及大师级教授傅申。

有趣的是,傅申教授为了要学生“鉴定”古画的年代,不惜粉墨登场,扮成各朝代的古人;李琳山则是被人发现,他在二十七岁回台大任教之初,为了追女朋友而和学生一起在女生宿舍前“站卫兵”的糗事,十二个老师春风化雨的故事,都相当有趣、感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