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欧解军售 将加深中国威胁论

标签:

【大纪元3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淳良台北二十七日电)受到中国制定反分裂法的影响,欧盟今年可能暂时不会解除对中国的武器输出管制,据台湾的国际战略学者分析指出,欧盟仍有可能在明年解除军售禁令,虽然这有助于欧盟与中国的商业贸易关系,但将会进一步加深西方民主国家对于“中国威胁论”的忧虑。

截至目前,欧盟仍倾向解除对中国的军售禁令,而一旦通过,势将改变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战略关系,美国是否也会被迫调整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中国将因此而取得更先进的西方武器科技,台湾应如何自处?

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黄介正接受中央社专访指出,如果明年欧盟解除对中国的武器输出管制,对北京的政治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可以增加“大国外交”的回旋空间,能够更把世界多极的面向凸显出来。

另一方面,即便在美国反对解除军售禁令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国还是能够有所突破,表明美国作为一个强权也有一定限度,而不能“为所欲为”。

不过,黄介正认为,欧盟解除对中国的军售禁令后,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最近的作为,已使得西方民主国家对于中国崛起之良善性的质疑越来越大,对于中国的戒心也越来越深。

他表示,中国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北京因欧盟解除军售禁令而提前引爆西方民主国家对中国原本不必要的忧心与猜忌,尤其可能进一步加深“中国威胁论”的疑虑。 此外,由于欧洲国家和中国在宗教自由、民主、人权、法轮功等诸多价值体系上还存有潜在的冲突,除非中国在政治上走向大国时,能与欧洲国家在这些价值体系及生活方式等面向都有相适应的影响力,否则多数欧洲国家仍可能对中国过时的意识形态产生不屑或防备。

黄介正指出,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让全世界对中国的执政者产生价值体系上的不安与忧虑,包括“以党领军”、“党的绝对领导”等过时的意识形态,都有可能让中国无法吸引西方或欧洲国家的好感。

对于中国将如何改变与欧洲国家的战略关系,黄介正表示,欧盟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将主要在商贸关系方面,未来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含量绝对会超过军事、文化等方面。换言之,欧中双边战略关系在金钱、商贸利益方面将超过战略安全的含量。

此外,他认为,欧盟解除军售禁令对中国的政治意义实际上大过军事、技术上的意义。因为,对北京而言,欧洲国家的武器技术含量及真正军售的数量与质量加起来,还不是让中国国防现代化或军事能力跃升的一个关键点。 对台湾而言,黄介正表示,欧盟一旦对中国解除军售禁令,台湾的国际空间可能更被挤压,外交工作的推动也可能变得更为困难。

他强调,未来台湾的因应之道,在政治上,只有继续坚持民主,并积极寻找跨越西方各民主国家之间的共通点,尤其要大力发挥宗教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的价值体系。其次要让台湾在美国、欧盟受到重视,而这极大一部分需要仰赖台湾经济的持续成长。940327



相关新闻
中国对台强硬招反弹  欧盟军售解禁可能延后
莱斯对台海议题发言  台外交部肯定
学者:美国应结盟参与欧洲武器出口管制
反分裂法效应 欧盟对中武禁延缓解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