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造镇 编织草屯梦想

人气 30
标签:

【大纪元4月10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康俐雯报导摄影﹚南投县的草屯镇过往因盛产草鞋,又称“草鞋墩”。这里水稻产量丰富,因此制造草鞋用的稻草资源充沛,再加上打造的技术精湛,品质有口皆碑,早期草屯是通往内地,也就是埔里的经商要道,往来商贾皆在此更换草鞋,因而带动本地草鞋编织的盛行,“草鞋墩”成了中部有名的草鞋制造及集散地,“草鞋墩”的草鞋工艺盛名也不胫而走。

 只是随着工业技术演进,布鞋、胶鞋与皮鞋量产盛行,逐渐取代传统草鞋,草屯地区的稻草编织技术逐渐没落,耆老亦渐凋零而失传。为了保存草屯地区传统文化,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草屯乡土文教协会、草屯镇公所等机构投入人力与精神,积极与在地的草编师父合作,培训种子师资也深入当地各级学校推动稻草工艺编织,与地方特色文化等。

 草屯镇长洪敦仁更喊出“工艺造镇”的施政方针,工艺所负责的十公顷“台湾工艺文化园区”也积极进行中,目前已推出“工艺体验教室”竹编课程,未来还将陆续增加蓝染、漆器、植物染、金工等各式工艺创作。

工艺文化园区传承好手艺
 说起草屯发展工艺的历程,除旧有历史与南投县境内盛产多种工艺原料等原因使然外,“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建于草屯也是莫大的助力。工艺所在草屯镇长洪敦仁“工艺造镇”的理念下,共同推动“台湾工艺文化园区”,未来园区内将陆续纳入“台湾工艺设计博物馆”、“竹艺体验教室”等细部规划。

 软体也将同步进行工艺种子教师的培训,工艺所也与草屯在地的“草鞋墩乡土文教协会”合作,让当地民众可以陆续参与工艺创作以及传承。

 目前,全台各地顶尖的工艺家皆汇聚当地,其中甚至有大师级人物、或是资深的工艺家不定期现身体验工艺教室,指导民众。曾获薪传奖的老艺师黄涂山就是其一。

 高龄七十多岁的黄涂山自小在山区村落长大,从劈竹等初步细工都出自他的手中,黄涂山表示,竹编的技法以底部编织最为重要,而编底方法有八字纹、十字纹、井字纹、六角纹、斜纹等二十五种编法,各种花纹交互运用,力道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否则很容易折断竹子。接着再编花边、提把等过程,然后加上上漆、防腐处理等手续,使用上百年也不坏。

 另一位出生于编织世家的工艺家张宪平也是体验教室的指导老师,祖父三代皆从事编织工作,每逢假日时就得在父亲开设的织席工厂帮忙,自小练得一手好功夫。

 张宪平的竹藤编织,从材料的准备、作品的构思、设计到完成,皆独自作业,不假手他人。他也吸收台湾原住民的编织技法及探讨各地竹细工,追求更丰富而多变的编织技法。

 工艺所指出,这两位竹艺创作者皆希望透过体验教室的推广,让竹艺编织这项传统艺术能广为流传。请来老师傅丰厚的经验指导之外,草屯工艺造镇洒下的种子更遍及文化替代役男。

 到工艺所参观,体验与动手DIY是必经关卡,替代役男就成了协助民众进行各项DIY的小老师,不但要帮忙准备半成品,体验时间他们也会站在长桌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引领民众做小风车、竹艺杯等,服务热诚、态度亲切而且有问必答。

 更有趣的是,喜欢竹艺的替代役男还可以趁着服役期间跟着工艺师傅由选竹、劈竹等初步工作到透过简易编织法完成小提篮,每个环节都加以涉猎,成为名副其实的工艺种子。

一次饱览台湾工艺创作
 工艺所已将草屯商工旧校区中的成学楼一楼规划成“工艺体验教室”,首先推出的是“竹艺体验教室”,里外皆以竹为设计的主题,放眼看去皆是竹的踪迹。从竹的生态、竹篾基本编样本、竹管窗花样本应有尽有。

 现场也由十位竹工艺师进行竹工艺的技巧操作,将竹工艺五项基本工法--劈、刮、剥、拉、削完整呈现,民众可亲自体验竹艺编织DIY。另外,为配合教学与资料的交流,教室内的一隅也设有数位学习区,设备包括了影音播放系统、电脑资讯设备以及42吋电浆电视等。
 教室外走道与穿堂,则委请景观设计师施能衡,设计制作了八处美仑美奂的各式竹艺景观;另外,在看板上介绍了有关竹材工艺的发展历程、竹材制品的维护方法、竹的各项加工技术……等多样资料。

 教室门面以实心柚木做成格栅,其外层以熏竹镶嵌表面。熏竹素材是最近才进行研究的材料,其色彩古朴、质地坚硬有如众所周知的煤竹,它具有防虫的效果,希望在园区率先使用后,能为竹材的利用再开启另一扇窗。

 南投盛产的竹子发展成竹艺之外,工艺所未来也将在体验教室陆续引进漆器、蓝染、植物染与金工、石材等多样工艺创作,接纳外来观光游客外,也与草屯地区之外如中寮的“阿姆的染布店”等蓝染创作者、集集的“影雕村”等石雕工艺创作者合作,将工艺创作扩大到各地。

 曾任工艺所所长的现任文建会副主委洪庆峰强调,台湾各地都有工艺创作,但草屯园区特别之处,是台湾工艺创作最完整而集中的所在,国内外的观光客想要一次饱览或体验台湾工艺创作,就在草屯。未来园区更将扩大范围延伸至草屯商圈的工艺街,预计将深耕工艺的草屯镇打造成可比照法国亚维侬的国际知名特色小镇,初估届时每年可吸引三百万人次游客到草屯体验工艺之美,进一步带动地方商机。

稻草艺术编织小镇美梦
 除了工艺所不遗余力推动外,“草屯乡土文教协会”为了保存草屯地区传统文化,自八十七年开始推动稻草工艺及地方特色文化等相关活动,深化镇内稻草编织文化,发展稻草工艺产业,也将稻草编织扩及全镇,开办社区大学培养社区人才及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团队,并结合社区资源,成立草鞋墩工艺工坊,就稻草制品的种类做创新与产品开发,如:草编童玩、稻草手抄纸、传统草鞋制作,草阜景观设置、亲子农村体验营、稻草创意比赛。

 此外,该协会也连续举办多年的“草鞋墩国际稻草文化节”将草屯镇的乡土文化特色充份展现。另草鞋墩乡土文教协会负责的“草鞋墩稻草工艺馆”除展示学员的工艺创作外,也策划草编童玩、稻草手抄纸、传统草鞋制作种子教师、稻草产品设计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该协会也与工艺所合作,开发草编或竹编等相关传习活动或产品,民众体验DIY可从最基本的风车或稻草人开始,十分有趣。

 九二一大地震为南投草屯带来转机,曾是没落、难以传承的工艺在政府与民间共同的推动下,“台湾工艺文化园区”成为草屯重生的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与全世界的人都可看到草屯,这个工艺特色小镇的诞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先进的中国远古科技挑战科技发展观
绿博开幕 宜兰盼再创奇迹
前国安线人谈中共爱国招牌下的罪恶
【艺海漫游】剪纸迎春--山西剪纸艺术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