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万应 台湾民众声援退出共产党

两岸人民心手相连 突围政治枷锁共同瓦解中共

标签:

【大纪元4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岳兴华特稿)台湾大纪元时报4月24日举行的声援百万人退出中共大集会,跨越了族群藩离、超越了政治意识型态,表现方式完全异于近年的社会运动。在政治人物刻意动员下,台湾近年来的社会运动没有让政治更清明、社会更和谐,反而挑起了一批人对另一批人的仇视和不满,424这种以和平、以融合为诉求社会运动,已成了当今罕见的稀世珍物。

撇开台湾政党政治的纷歧,无论是统独问题,无论是谁有大中华情怀还是排华意识,或是亲日仇日路线争端,还是省籍情结分裂,甚至土地认同差异问题,不管政治生态中的一切是如何错综复杂,这一股声音都突破政治纷扰的重围,启发台湾民众以人本、以关怀的角度看待对岸的中国人民。

九评由下而上静静的启发人类的知觉

九评共产党这本书则是改变了台湾人民重新审视内部族群关系,以及两岸关系的经典之作,这本著作启迪了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这本书掀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狼皮,让两岸人民逐渐挣脱了中共的谎言,思维也发生了剧变。

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民,因九评所产生的勇气,让他们迅猛地跳脱政治束缚。数十年来被中共邪说扭曲的人性和冤恨,也因借着九评对生命与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后而解开。他们不再害怕,争先恐后地声明退党。集体退党更产生了互相鼓励的效应,这股新生的力量,会带领他们勇往直前的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追求更理想的政治模式。

大纪元时报在全球各地成立的退党服务中心发现,中国大陆的老百姓,无论贫富、无论身份、多数都痛骂共产党。大纪元当时成立退党服务中心,只是应少数人的强烈要求,但随着退党成了大趋势,成了大浪潮,世界各地都纷纷成立退党中心。

然而,在其他世界媒体与政坛来不及反应或茫然无知觉的情况下,两岸人民其实已经在某种意识上进行和平统一了,那就是创造出无共产因素的环境下自然发生的民族性统一。

非政治的觉醒

据部分海外侨界与民运人士表达出来的态度和说法,以及在台退党服务中心所接触到的大陆群众,发现中国大陆有相当的民众原来对国民党是有好感的,或者对其是有所期盼的,但是,国民党近日的表现由反共转为亲共,甚至有甘愿被统战的心态,都让这些人十分难受与失望。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的,当中国大陆人民寻求民生的火苗险些被浇灭之前,424在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举行的声援百万人退出中国共产党大会上,让中国人民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发现自己不是孤独,他们的呼喊,已有正义之士站出来呼应。

风雨飘摇下,仍有近万的台湾民众参加这次殊胜而充沛正气的活动,现场不只看到大陆新娘、台商与老兵共同见证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迫害,也有北京上访群众委托大纪元大陆新闻组的记者陈诉冤情的场面,再再显现两岸基层百姓已跳出政治框架和桎梏,返回人类先天互助的本性。

直击两岸人民心手相连,共同瓦解中共的过程

大纪元时报先知先觉的表现,追求正义和民主的坚毅,不只表现在声援百万人退党这次活动,事实上在今年中共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后,就已呈现洞烛机先的智慧。

中共3月14日挟持人大通过反分裂法后,引起全球各国的关注。大纪元时报正巧在这一天登陆台湾正式发行,发行之后的几天,大纪元时报的理念默默的在民间发挥影响力,迅速凝聚了许多志工,3月19日及20日两天在全台征得至少10万人次的签名支持对岸民众退出共产党,326反反分裂法大游行的现场中,2小时内更征得5万人签名声援退党。

群众率先认识到中共面临空前的政权危机

《大纪元时报》纽约总部总编辑郭军在326之前的台湾几场研讨会中指出,中共推出反分裂法的内幕就是中共为挽救其政权“分裂”的一个策略。即刻引起台湾媒体界的热烈邀约, 也让台湾民众首度意识到中共政权所面临的危机,正如东德共党柏林墙倒塌前夕的景象。

3月26日的大游行中,最引人注目的横幅就是有关《九评共产党》与近50万人退党的讯息。时过ㄧ个月,4月24日就已经是超过百万人退党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转变,其意义与影响恐怕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能理解与想像。@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退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退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退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退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退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退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中国人退出共产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中国人退出共产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中国人退出共产党(大纪元)
424台北万人声援百万中国人退出共产党(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特稿】共庆世界法轮大法日 同走回升之路
【特稿】人类起源问题的终极答案
【特稿】四二五上访——照耀未来的灯塔
【特稿】中共丑陋面目大起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