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卡 两强争雄

标签:

【大纪元4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靓慧专题报导)你手中的信用卡,究竟是Visa卡或万事达卡?一般持卡人或许不会注意,但是小小的一张卡片,却是信用卡发卡组织的命脉、牵动着两大国际发卡组织的神经,随着近年来新支付工具的不断推出,Visa与万事达卡的竞争态势,也日趋紧绷。

有鉴于国内信用卡市场已无法继续大幅成长,近年来国际信用卡组织积极推动新的支付工具,例如晶片Combo卡、Visa金融卡、非接触式的paypass、VisaWave等,并持续游说发卡银行发行,而一般民众或许不知道,两大信用卡组织,都有其基本的支持班底,例如中国信托商银、台新银行、联邦银行等与Visa国际组织合作紧密,国泰世华银行与台北富邦银行等,则是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基本班底。

从各银行发行的Visa卡与万事达卡张数与比重,不难看出银行对单一信用卡组织的支持程度,例如台新银行有396万张Visa卡、仅有58万张万事达卡;中信银、联邦银等的万事达卡均仅有不到3成;台北富邦银行的万事达卡高达7成、国泰世华银行有63%的卡片为万事达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展?银行业者分析,早年国内的信用卡市场,由Visa国际组织独大,较早推动信用卡业务的中信银、台新银、联邦银等,自然成为Visa国际组织的重要伙伴。

后进品牌万事达卡决定加入台湾发展后,自然也着手培养具发展潜力的银行,当时决定积极推动信用卡业务的汇通银行(国泰银行前身 )、富邦银行等,就成为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重要伙伴,不但逐渐成长茁壮,更成为中信银、台新银、联邦银等的重要竞争对手。

为拉拢“重点”银行,信用卡国际组织不但会补助、搭配行销预算,更会在各项推广活动上予以支持,另外,信用卡组织也会邀请银行的老板担任董事职务,以提升国际地位,信用卡组织也会因为银行间的竞争合作,获得相同的业务机会,例如台北悠游联名卡由中信、台北富邦、台新、国泰世华等四家银行组成的团队得标,未来Visa与万事达卡在悠游联名卡的发卡,应不至于出现太大的落差。

两强选边 视个人需要

(自由时报记者李靓慧专题报导)Visa国际组织日前宣布Visa金融卡发卡量突破200万张,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不甘示弱,也表示万事达卡的晶片Combo卡,突破225万张,双方较劲意味浓厚,发卡银行提醒持卡人,两张卡片诉求不同、主要发卡对象不同,民众不妨依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自去年1月,积极推动结合信用卡、金融卡等功能的多功能晶片Combo卡,至今已发行225万张卡片,由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赶搭晶片金融卡换发列车,因此发卡银行涵盖台湾银行、土银、合库等大型行库在内的14家银行。

Visa国际组织则推出不具有信用扩张功能,但也可刷卡交易的Visa晶片金融卡,包括中信银、中国国际商银、台中商银等10家银行在内,已发行200张卡片,上述3家发卡行合计就占了130万张。

发卡银行指出,晶片Combo卡的主要功能,包含了信用卡、金融卡功能,有的还有电子钱包,主要诉求在于多种功能集合在1张卡片上,可以减少皮夹的厚度,不过对于无法申请信用卡,或是信用卡张数过多的民众,这样的商品未必适合;至于Visa晶片金融卡,也是结合金融卡与刷卡功能的卡片,只要看到Visa的标志,就可以进行刷卡,只是刷卡时必须直接从账户内扣款,在存款不足时,交易就无法进行。

对于Visa晶片金融卡而言,包括信用不佳无法申请信用卡、不放心使用信用卡、为自我克制等原因,决定不使用信用卡的族群,无异是最佳的替代选择;相反地在国人习惯使用信用卡后,对于直接从账户刷卡扣款的消费方式,没有了递延付款的功能,对于这项商品的接受度,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汇丰信用卡客户资料被盗
独一无二信用卡 宣扬“善”的精神
以债养债 越滚越大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