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剧烈天气预报挑战 提高掌握时效为努力目标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十四日电)这几天梅雨锋面带来大量降雨,部分地区传出灾情,台湾中央气象局虽然预报了豪雨,却遭批评预报太晚,雨量预估也不精准。其实剧烈天气一直是气象预报一大挑战,气象局近几年也设法克服,未来以提高掌握天气变动时效、多设测站作为努力目标。

面对外界批评,气象局虽认为批评的不客观,但仍虚心接受,气象局也了解,民众希望能在最快时间,得到最新的气象消息。

气象局中短期天气预报可以掌握七天以内的天气,精准度还算高,但像龙卷风、大雷雨、冰雹、突变强风等,就属于突变的剧烈天气系统,因天气系统范围小,且多在短时间内形成,通常在系统形成前几小时甚至形成后,才观察得到。

以五月十二日的大豪雨为例,原本气象局在一周天气预报时,认为北部天气虽不稳定,但应属午后雷阵雨天气型态,不过,在当天清晨,气象局观测到旺盛的对流云系将移到北部上空,大约六时就发布豪雨特报。

即使气象局发布豪雨特报时间,比实际发生豪雨时提早约四小时,但对多数民众是前一天晚上收听或收看隔日气象预报的习惯,显然很多人未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天气有剧烈变化的消息。

气象局观测天气主要透过地面观测、高空观测、气象雷达及卫星,其中降雨资讯靠分布在台北五分山、花莲、垦丁及台南七股的气象雷达观测,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侦测云中的雨滴,再经由回波取得的资讯,计算可能降雨量。

气象局对降雨的分级是以天为单位,累积雨量达到五十毫米称为大雨,达到一百三十毫米是豪雨,达到二百毫米是大豪雨,超过三百五十毫米称为超大毫雨。

五月十二日当天,气象局最早是发布豪雨特报,不过,后来新竹在二个多小时内就下了超过二百毫米,气象局随后改发大豪雨特报,究竟新竹为什么会突然下这么多雨,气象局也很难解释。

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吴德荣坦承,在剧烈天气预报上,的确还有难以克服的瓶颈,不过,现阶段气象局使用的气象预报仪器,几乎是与美国先进国家同步,在科学仪器未能有更新突破前,未来只有提高民众掌握天气变动的时效,虽经由简讯告知媒体,未来除了媒体应该还可再努力透过其他快速管道传递。

至于降雨量的预测,气象局从雷达得到的资讯后研判,一般只能做到概率预报,因雷达侦测到的讯息是涵盖大范围,单一地点的降雨情况,也就是气象局所称的小尺度天气预报,现阶段气象局也难掌握,但气象局希望未来透过以多设观测站方式,弥补目前小尺度天气预报的盲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