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从育幼院到不丹 作家陈念萱探索生命真相

人气: 55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新世纪女性勇敢追梦系列专题报导十九(中央社记者吴素柔台北十九日电)作家、记者、翻译、影评人、义工、美食家,这些都是陈念萱的头衔。有人说她是“现代版小甜甜”,也有人说她是“尘世中修行的奇女子”;她心中潜藏着梦游仙境的爱丽丝,努力阅读“生命”这本大书。

陈念萱一九五八年出生于嘉义空军眷舍,八岁时父母离婚,十岁父亲去世,进入华兴育幼院。当年从一般小学转到华兴育幼院,她经历一段自闭岁月,尤其听到别人说“被送到孤儿院”时,她会很愤怒,但个性倔强的她,不肯在人前掉泪,常常躲起来哭。

十八岁从华兴中学毕业后,陈念萱做过书店店员、家庭教师、秀场后台助理、贸易公司职员等工作。四十岁时出版第一本书“爱丽丝的童年”,从此笔耕不辍。

其他作品包括“爱丽丝流浪记”、“爱丽丝的天使”、“不丹,深呼吸”、“不丹诗情”、“寻找上师”、“不丹的旅行者与魔术师”、“漫舞中的精灵泪缤纷”、“食色故事”、“流浪笔记”等。

陈念萱创作类型多元,涵盖旅游札记、影评散文、爱情故事、科幻小说、诗集,甚至还有描写更年期体验的“更年期更美丽”,诉说因遗传而提早在三十九岁停经的心路历程。厨艺一流、喜欢创新菜色的她,下个作品将是一本另类的食谱书。

因缘际会走上作家之路,陈念萱告诉中央社记者,她在十九岁学太极拳,因为身体不太好,加上兴趣,找人学中医,并获得中医师检定合格;但她对当中医师没有兴趣,对她来说,最大收获或许是中医老师要求她念古文书,中文底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变好的。

至于英文底子也跟中医老师有关。当年陈念萱只看得懂英文大写,小写对她而言,几乎是天书;中医老师花了两个小时教导学英文诀窍,并灌输“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观念,陈念萱果然开了窍,后来还翻译好几本书。

一九八七年,陈念萱首度来到喜马拉雅山区,自此成为不丹、印度、尼泊尔的常客,宗教国度的心灵洗涤,为她开启生命另一扇窗。她爱上这块人间净土,采访过不丹皇后;几年前母亲去世,还把母亲骨灰洒在不丹的河流。

电影则是陈念萱的另一个最爱,她当过电影公司企划主管,曾举办八个影展。现在仍常在电影院看到她的身影,对于触动心弦的好电影,她很容易感动落泪,写起影评洋洋洒洒。

尽管只有高中学历,陈念萱力行“自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她说,台湾的教育体制很恐怖,功利主义挂帅,导致社会反扑。

她很欣慰父亲教导方式是“读书要读到肚子里”,不把读书当考试工具;她也感谢华兴中学五育并重,没有让她成为填鸭教育的牺牲者。

华兴育幼院创办人蒋宋美龄是基督教徒,陈念萱在学校上过圣经课,后来又接触佛教,渐渐抚平“对生命灾难的愤怒”。她认为,基督教和佛教具有互补作用,每个人的信仰是阶段性的,因为每个信仰的教化方式都不一样。

她说,自己和父亲感情很好,父亲辞世对她打击很大,一直到四十岁才接受这个事实,也才走出天宽地阔的人生风景。

对于许多人为忧郁症所苦,陈念萱表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的,不必执著快乐,痛苦也不是恒常的”,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是人生功课,传递丰富的生命讯息,如果能体认到这一点,就可以壮大力量。

陈念萱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也在中华滋根协会当过四年秘书长,目前是协会理事,致力协助台湾、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她说,“小朋友是最没有选择权的”,她会投身滋根协会,和自己念华兴有关,希望能多为小朋友做些什么。

她认为,女性要有独立人格,才能真正享受快乐。戏剧性的人生体验,丰沛多变的创作能量,陈念萱敞开心灵,探索世界,每个历程总是写下惊叹号;个人网站还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爱丽丝紧走”,人生或许如梦,她努力追梦,也潇洒走一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