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斌将带给波士顿乐迷一场钢琴飨宴 

标签:

【大纪元5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二十六日专电)钢琴家陈瑞斌应波士顿中华表演艺术基金会之邀,将于五月二十八日晚间在纽英崙音乐学院乔登厅举行独奏会。睽违多年再次在乔登厅演出,陈瑞斌特别费心选曲,希望带给观众们一场钢琴飨宴。

陈瑞斌表示,周六的曲目包括巴哈-古诺:圣母颂,柴可夫斯基:冥想曲,萧邦:降E大调及C小调夜曲,以及G小调叙事曲,拉赫玛尼诺夫第十八段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及史特拉汶斯基:芭蕾组曲“彼德洛希卡”的三首选曲:“俄罗斯舞”、“彼德洛希卡的房间”及“狂欢节的市集”。他同时还将演奏一首由李斯特改编为钢琴独奏的舒伯特D小调小夜曲。这是舒伯特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小夜曲,曲调优美充满热情。如何不落俗套的呈现这首众所周知的乐曲,需要一点深度和想像力。

法国作曲家古诺改编巴哈的“圣母颂”,是一首抚慰人心的名曲。陈瑞斌的独奏会常以这首曲子把听众带入音乐会的气氛中。他安排的柴可夫斯基的冥想曲则洋溢俄罗斯灵魂及情感。欣赏这首柴可夫斯基晚期的作品,可感受到冥想中情绪缓缓上涌至心潮澎湃的强烈感受。

陈瑞斌所选的三首萧邦的作品当中,降 E 大调夜曲是萧邦二十岁时受 John   Field 夜曲的启发的创作。在左手和弦的伴奏下,右手奏出如流水般华丽的主旋律。在听众以为音乐会平静地达到结束的地方,却意外地出现高潮,在平静的结尾前有一段辉煌的弹奏;夜曲 c 小调作品 48 之 1 是萧邦夜曲中最壮丽的一首,有短音乐剧的架构及戏剧性的效果;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一八三一年起草,历经四年才完成。这类钢琴曲因具有清晰的情节脉络,被称之为“钢琴音诗”( Ballade)。萧邦是第一位以 Ballade 为术语,命名音乐作品的钢琴家。他的灵感主要受到波兰爱国诗人亚当.密兹凯维奇(Adam Mickiewicz)热情洋溢的立陶宛叙事诗的启发。

写于一九三四年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表现出十九世纪富丽堂皇的浪漫管弦乐传统。全曲以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第二十四首的主题为基础,写作了二十四段变奏。第十八段变奏如歌的行板,是各种音乐场合中的常客,也是古典音乐中少见的明星音乐。

陈瑞斌表示,“春之祭”、“火鸟”、与“彼德洛希卡”为史特拉汶斯基的三大芭蕾音乐。这一连串独特、崭新的作品使他得以奠定在世界乐坛上巩固的地位。他在周六的曲目中也包括了三首改编自史特拉汶斯基芭蕾组曲“彼德洛希卡”的钢琴曲 — “俄罗斯舞”、“彼德洛希卡的房间”及“狂欢节的市集”。

陈瑞斌毕业于维也纳市立及德国汉诺威国立音乐院(最高演奏家文凭),师承 Murray Perahia 及 LazarBerman,为多项世界性国际钢琴大赛得主。

相关新闻
音乐人才库有成,但将无以为继
希拉蕊韩抵台今晚演出
英谜样男子 钢琴演奏透露身份线索
英失语天才钢琴男身世成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