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制卫星本体 寄望2008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北报导〕台湾从一九九一年起发展太空计划至今已发射过两颗自主卫星,由六颗微卫星组成的福尔摩沙三号预计明年升空,但这些卫星的本体和系统均由国外厂商承包、自制比例偏低,为真正建立太空科技自主,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正积极规划发展台湾自制的卫星系统,首颗百分之百由本土设计和制造的卫星本体最快将在二○○八年诞生!

包含八项次系统的“卫星本体”是人造卫星的基础骨干,台湾若能在福卫四号达成卫星本体全自制,将是国内发展太空计划十多年来最关键的自主里程碑。

美国、俄罗斯和拥有卫星公司的欧洲国家多年来均已建立能“不断传承”的卫星本体规格,再根据不同卫星任务加以修改。而台湾第一期十五年“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所发展的三项卫星,为确保任务成功,卫星本体均是外包给国外卫星厂商,三项卫星计划分别采用两家美商和法商的规格,台湾仅能逐步参与细部设计,卫星骨干的蓝图资料握在承包商手中并未释出。

今年在四年一度的全国科技会议中,报告中列有“在六年内达成卫星本体自制目标”的提要,上任不满一年的国家太空中心主任吴作乐强调,经内部和学界详细评估该中心过去累积的设计和系统工程实力,他很有信心提早三年在二○○八年达成目标。

国家太空中心日前向国研院咨议委员会报告“我国自制卫星系统”的最新规划,第二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将分成“任务导向”和“技术导向”两主轴,前者以完成任务、取得高性能的国家需求卫星为考量,后者以“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完成台湾自制卫星系统”为目标,建立“三百至五百公斤”级的小卫星台湾规格,让后续的卫星计划能不断依任务需求修改使用。

吴作乐指出,要达成台湾完全自制卫星系统,卫星本体是第一步,难以采购取得的“卫星元件”和执行卫星任务的“酬载仪器”是第二、三步,后两步的自制将结合仪器科技研究中心、国家晶片系统设计中心、中山科学院、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学术团队及产业界的力量,预计在二○一○年完成。

国研院院长李罗权表示,若本体自制福卫四号能发射成功,将为台湾太空科技奠定重要基础。

——————————————————————————–
新闻分析╱给自己机会 觅出师之路

记者郭怡君╱特稿

国家太空中心规划要在二○○八年达成卫星本体全自制,以武侠来比喻,可说是台湾发展太空计划近十四年来,真正要迈入“开宗立派”的境界。

过去三项卫星计划台湾虽是出钱金主,对承包卫星合约的国外厂商而言却仅是“学徒”,主事高层在确保任务成功和准时发射的压力下,宁可直接取得国外产品而舍弃自行研发之路,导致台湾太空科技自主迟迟无法有突破性的进展。

国家太空中心草创时期进行福尔摩沙卫星一号计划时,曾送三十多位年轻的硕博士人才到美国TRW公司长期受训,从头开始学卫星的设计、组装和测试,这批“太空种子”部队如今已走掉一半以上,当初太空中心高层对自我团队实力的信任感不足、规划者吝于给予本土工程师“亲手把卫星从里做到外”的宝贵机会,都是关键。

福卫一号仅有五项国产元件,所有规格和蓝图都由美商制订,台湾厂商仅能依样画葫芦制造,无法掌握其中名堂,至福卫二号计划才进阶到学习卫星本体的“次系统”设计。

一般卫星本体分为结构、热控、姿态控制、资料处理、电能、遥传指令、推进和飞行软体等八个次系统,藉由福卫二号发展,我国在结构、热控两项已有一定的掌握度。

太空中心资深研究员和一些航太学者私下认为,台湾早在五年前就已累积不错基础,只是欠缺从头到尾自己做卫星的机会。将卫星本体和酬载委外承包,最大的缺点便是容易让台湾太空计划“受制于人”,对方动不动就能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向台方提供进一步资料,乃至将卫星的关键功能锁住,借此向台方索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有别于过去卫星计划将本体合约委外,福卫四号将由国家太空中心担任卫星本体主承包商,负责卫星本体系统及次系统的设计、发展、模拟、分析、整合、测试、除错等全方位工作,将是台湾太空科技史上第一次,规划方向值得肯定,能否顺利完成挑战则待观察。

——————————————————————————–

福卫四号任务 锁定国际合作

〔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国家太空中心规划福卫四号的任务选择,以瞄准“具有营运价值的国际卫星星系计划”为目标,国家太空中心主任吴作乐指出,由三百至五百公斤级的小卫星组成遥测或通讯星系,以降低发展成本和分散运作风险,是国际卫星发展的最新趋势,福卫四号将积极寻觅国际合作对象切入。

目前可供考量的国际卫星星系计划至少包括:德国的快眼星系(Rapid Eye)、加拿大的连串通讯星系(Cascade)、英国的灾害监测星系(Disaster Monitoring Constellation)等,在国家实验研究院咨议委员会的建议下,国家太空中心将再扩大接洽其他国家星系计划,挑选最可行的合作方案签约。

有别于过去遥测卫星都是单颗执行任务,规划由五颗小卫星组成的快眼,将是全球第一个“遥测星系”,可每天提供对地解析度为六点五米的大面积连续影像,对农作物生长监控、森林环境变迁及灾害评估分析极具应用价值,在今年的国际航太学术会议被评定为目前最具商业潜力的星系计划,预定二○○七年中开始运作。

吴作乐指出,根据初步接洽结果,德商很乐意接受福卫四号在后头发射加入成为第六颗卫星,不过是否与德商合作,还要看国内最后评估而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