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欧盟对华贸易赤字

标签:

【大纪元6月1日讯】 (据亚洲时报Duncan Freeman 5月31日报导)编者按:中国跟欧盟的贸易纠纷有升温迹象。5月30日,中国宣布从6月1日起取消征收81项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以示对欧盟近日开始对中国纺织品展开“特保调整”的不满。对华贸易问题,甚至成了法国老百姓议论《欧盟宪法条约》全民投票的焦点之一。但据本文作者分析,2004年欧盟近一半的对华贸易赤字被英国荷兰两国包揽,芬兰对华贸易甚至持续出现盈余。而欧盟对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的贸易赤字大大减少,也是其对华贸易赤字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一个主因。欧盟委员会反倾销案调查的物件,其实只能影响一小部分商品的进口。

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对华贸易问题是个热点话题。这几日,欧盟委员会正在讨论:在今年年初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被取消后,如何应对中国纺织品的大肆涌入。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在当地时间24日傍晚会见来访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成之后,25日上午双方再次进行了进一步磋商。会议在“有建设性的氛围”下举行,随后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T恤和亚麻纱两类纺织品启动“紧急特保”程式的日期推迟到5月31日。若双方在5月31日之前仍未能就此问题达成协定,欧盟将启动该程式。

中国纺织品问题困扰着欧洲,一些人认为中国产品的涌入已对欧洲构成威胁。这种说法在纺织业较为发达的法国更有市场。对华贸易问题甚至成了法国老百姓议论《欧盟宪法条约》全民投票的焦点之一。反对法国通过条约的人认为,欧盟委员会由信奉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人士掌管,而且未能及时保护法国纺织业的利益。支持者则恰恰认为,只有团结强大的欧盟才能给法国提供抵御中国纺织品的保护。

在铺天盖地的媒体评论,劳工界,业界和政界人士的抱怨的耳濡目染下,很多法国人确信中国商品给本国造成了威胁。事实上,2005年头两个月,法国对华贸易增长优于其他欧洲国家。与同期比较,对华出口增长了61.7%,进口增长了14.4%。而这两个月中,欧盟25国对华出口增长仅2.5%,进口增21%。

法国的如此优异表现的确罕有,但媒体并未对此大加报导。毕竟仅仅两个月的成绩不算什么,而且法国对华贸易还一直入超。同时,这两个月的增长还主要是受到中国空中客车订单的刺激。由于空中客车是在法国组装的,它的销售决定着法国对华贸易的表现。

欧洲多个国家都有纺织业,但中国纺织品问题在法国的反应最大。对《欧盟宪法条约》的争论中,散发着各种威胁论的气息:有人讨厌英国和美国实行的掠夺式市场经济,有人担心廉价劳动力让同样市场经济的东欧更有竞争力,有人害怕土耳其加入欧盟,成为其唯一的穆斯林成员国,还有人认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强劲的出口更是威胁。所以不少人认为搁置该条约更实际。

另据法国内政部29日晚上23时(当地时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在法国当天就《欧盟宪法条约》举行的全民公决投票中,55.96%的选民投了反对票,44.04%的选民投了赞成票,《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未获通过。全民公决的结果表明,法国成为25个欧盟成员国中的第一个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

或许有人认为法国应该从中国纺织品出口疯狂增长中吸取教训:它应该放弃自己毫无优势的纺织行业(这些只适合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国家),而转向大力发展21世纪的先进工业如飞机制造。当然,经济政策不可如此儿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法国不大可能效法英国,毅然在英国大选如火如荼之时宣布罗孚汽车公司破产。该汽车公司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是英国汽车工业硕果仅存的“民族品牌”,在英国大选期间宣布破产,导致上万人失业。要知道,英法两国对纺织品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中国纺织品大肆入侵欧洲问题在英国仅被认为是商业,更没有像法国那样的大幅报导,在大选中甚至都没有被提及。

这种差别折射出欧洲面对中国的经济崛起采取的不同态度。欧洲现在还不至于像美国国会那样歇斯底里,纺织品问题已经将对华贸易或多或少上升到政治层面。同美国一样,欧洲的对华贸易也是持续入超。在2004年欧盟即将东扩时,其15个成员国对华贸易赤字为708亿欧元(900亿美元,7080亿人民币),而在2002年和2003年则分别仅为476亿欧元和555亿欧元。

虽然对华出口在增长,但进口贸易增长更快。虽然不少欧洲公司视中国为巨大市场,更多国内行业组织更愿将中国视为欧洲的威胁。中国往往是欧盟委员会反倾销案调查的物件,虽然这只能真正影响一小部分商品的进口。

欧盟对华贸易赤字数字看起来吓人,但实际上掩盖了各国对华贸易的实情。比如,在2004年的240亿欧元的对华贸易中,英国有171亿欧元的赤字;同一年,荷兰对华贸易额达到211亿欧元,赤字为164亿欧元。当年欧洲对华贸易近一半的赤字被这两个国家包揽了。而法国顶多处于第二梯队(170亿欧元的贸易额中仅有63亿欧元赤字),排位靠近意大利(163亿欧元的贸易中有74亿欧元赤字)。德国,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对华贸易收支较为平衡的一个国家(496亿欧元的贸易额中只有区区76亿欧元的赤字)。芬兰是唯一对华贸易持续盈余的欧盟国家,最近几年瑞典和奥地利也在迎头赶上。

某国对华贸易赤字的多少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中国对该国经济威胁程度的大小。因此,很难说清对华贸易赤字到了何种地步才会构成问题。近年来,欧盟对香港的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多多少少抵消了对华贸易入超的程度。再者,综观东亚及东南亚与欧盟的贸易数字,人们可清楚地看到,中国和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对欧盟的贸易实际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条巨大的装配生产线,其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就是上述两个地区。2002-2003年间,欧盟从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的进口贸易明显回落,这种情形到了去年才有所缓和。举例来说,2004年,欧盟从日本进口仅690亿欧元的商品,而在2000年该数字达871亿欧元。同2000年相比,欧盟同亚洲其他国家的贸易赤字在2004年也明显降低,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2000年的422亿欧元减至267亿欧元。可见,欧盟对华贸易赤字近年来不断扩大背后的事实是,其对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的贸易赤字大大减少了。

欧盟同中国的贸易关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贸易失衡还涉及到加工贸易和外来投资等复杂因素。不断有利益团体游说欧盟,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威胁提高警惕。但目前欧盟不可能象美国那样,把贸易冲突摆上政治台面,因为两者处理经政关系的做法可谓大相径庭。欧盟总是比较深思熟虑,竭力避免贸易冲突升级,不像美国那么咄咄逼人,

欧盟各国对此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即便法国和其他政府要求欧盟委员会回应公众诉求,它们也不可能把别的国家强拉入自己的阵营。在纺织品问题上,未必所有欧盟成员国认同对华采取强硬措施的必要性。毕竟,欧盟对华贸易赤字的严重程度远比美国的小,整个欧元区实际上还是出超。更进一步讲,对华关系并未如美国那样政治化。即便真的发生贸易冲突,欧盟和中国也不大可能走向对抗。法国虽然因自己纺织业的损失而忿忿不平,也不会太过强硬。通过观察今年4月法国总理拉法兰的访华姿态,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由于欧盟对华贸易赤字是多方面原因导致,仅靠出台几个政策难以解决问题。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也不是办法。汇率虽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但由于人民币同美元挂勾,这似乎更是美元的问题;未来美元的走向对欧盟同中国的贸易影响更大。毫无疑问,就像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一样,进一步开放中国经济也能刺激欧洲的出口商。但深入开放经济却会吸引更多欧洲公司前往中国投资。如此一来,这些新增产品不是直接在中国销售,就是出口至欧洲;但很明显,这两者都不会减少欧盟的对华贸易赤字。

即使中国调整汇率,并非所有欧盟成员国受益均等:在中国市场上,一些国家难免还是比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贸易资料显示,芬兰这个欧洲竞争力最强的国家,在对华贸易上一直处于进出口平衡。根据2000年引入的“里斯本议程”,欧盟国家试图使欧盟到2010年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体。目前,欧盟不少成员国不得不承认好多目标仍未实现。就算该目标成功实现,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产品仍将在很多领域占有绝对性的优势。一旦“里斯本议程”成为争论的焦点,欧盟,特别是欧盟委员会处理对华贸易赤字的能力将大打折扣。当然,中国纺织品仍将是欧盟贸易官员的难题。但在某些特定问题上,引入配额或者劝说中国自限出口,从短期来讲,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对欧盟持怀疑论者颂扬法国公投结果
欧盟领袖惋惜法国拒绝欧宪 但坚持整合进程
魏京生:台湾应以发展现况争取欧盟认同
欧洲宪法可能梦断法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