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煤荒、石油荒,究竟谁之过?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6月8日讯】在经历了两年“冬缺煤,夏缺电”的“短缺”生活后,更多的大陆人民从“地大物博”的梦中清醒了过来,电荒、煤荒、石油荒,究竟是谁之过?“能源”已成为普通老百姓关心的一个热点。

据《中国市场》杂志介绍,如果在1998年,中国大陆广大地区还在为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而发愁的话,那么到了2003年,夏缺电,冬缺煤的“能源荒”一直在持续上演。

  50年扔了6个百亿吨煤田

  西部省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然而在能源的开发中出现了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数以百亿吨计的资源在“吃菜心”的开采过程中被白白扔掉,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白宏说,按《煤炭工业技术规范》要求,矿井采区的回收率最低不应小于75%,但全省的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下来不到30%;山西省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企业的6个主要设计生产年限都是100年以上的生产矿中,已经有3个矿开采不到50年就面临资源枯竭。资料显示:中国大陆从1949—2003年间,累计产煤约350亿吨,而煤炭资源消耗量已超过1000亿吨,扔掉的资源几乎是被利用资源的两倍,接近目前全部尚未占用的煤炭精查储量。

世界 4%的GDP消耗了世界10%的电力

2004年中国大陆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 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和31%的煤炭,然而中国大陆GDP总量仅占世界GDP总量的4%。4%的GDP消耗了世界10%的电力,中国大陆是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

  当我们雄心勃勃地宣称占领了国际市场时,发达国家出于对环保、能源的考虑正在限制国内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业发展,使其向境外转移。据有关统计,中国大陆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超出国内需求一倍以上,这么多高耗能产业的产品相当大的比重是用来出口的。这种“赚钱”赔资源的做法,实在是得不偿失。

  石油短缺低利用

  作为非再生性能源,石油一直是中国大陆短缺性战略物资。根据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大陆的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1.1%、4.3%和55.4%,石油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3%。中国大陆目前33种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前美国环保署流动源办公室主任迈克尔·沃仕说:“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汽车行业已经发展非常快了。中国从不断发展汽车工业里面,获得了很大的利润,但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中国原油进口量和消耗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吃菜心”的开采谁之过?重化工、高耗能的经济之路又是谁之过?

  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世纪的需求外,如果不考虑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长。

  作为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我国的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单位能耗所创造的财富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创造每单位GDP的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许多,是世界平均值的3至4倍,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7.7倍。如果再按照高耗能、粗放式的方式扩大生产,全世界的能源也难以维系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快车。@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只要加水就能充电    三号电池10cc水充电
立法院台日交流联谊会代表团抵日访问
中俄外长讨论能源安全贸易
中日结构性对峙缩影:争夺俄罗斯石油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