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 全球经济不受影响

标签:

【大纪元8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特译)上周国际油价又创下每桶66美元的新高纪录,各国都担心高油价将对经济造成冲击,不过,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表示,若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目前油价并未达天价,加上消费者收入增加、各经济体对石油依赖度降低,因此,截至目前为止,这波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出人意表地和缓。

“经济学人”指出,过去18个月来,国际油价屡创新纪录,国际上先是认为原油价格会到每桶40美元,然后是50美元,然后再上看60美元,每一个新纪录似乎都更轻易地被打破了,8月10日,因为担心沙特阿拉伯可能遭受恐怖攻击、伊朗恢复核武计划及美国的炼油厂问题,美国原油价格首度突破每桶65美元,虽然后来价格稍微回跌,但很多分析师已经上看70美元,而且预期还会再上涨。

但“经济学人”表示,截至目前为止,油价上涨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出人意表地和缓,石油消耗量相当大的美国,经济成长情况仍比许多已开发国家还要好,虽然高油价导致美国的经常账赤字扩大,但消费者似乎不受影响,还是持续消费。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目前创下的油价纪录是一种“假象”,虽然名义上的油价创下天价,但如果调整通膨因素,目前实际的油价还低于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发生后,以今日的币值计算,当时油价约每桶90美元;更何况,目前消费者的收入明显较佳,在1980年代,美国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约1万6800美元(以2003年币值计算 ),但2003年则增至2万2700美元,而且,目前各经济体已不再那么依赖石油,这些都可以缓和油价上涨的冲击。

“经济学人”指出,一些经济学者也认为,目前油价是因为需求问题而上涨,与1970年代的供给问题有很大的不同,需求增加导致的油价上涨,不会发生得太过突然,而且较能反映市场的情况,当油价上涨超过经济活动所能支撑的水准时,需求就会减弱。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 )学到了痛苦的教训,高油价使得各国尽量节省能源,而且,非OPEC的国家,也试着扩充石油产量,这意味着OPEC国家必须限制石油输出量,才能维持高油价;现在这些石油输出国家已经学会,要小心不让油价高到对全球经济造成太大的冲击,否则,将会刺激石油消费国家进一步减少石油用量。

“经济学人”表示,OPEC在6月时已要求会员国,将每天的总原油产量提高至2800万桶,虽然石油产量可以再提高,但OPEC却担心另一段历史重演,19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石油的需求剧减,导致1990年代后半期,国际油价一度跌到每桶10美元,这使得OPEC会员国,不太愿意为了因应需求增加而大量提高供给。

此外,原油必须提炼成为汽油,但因为一些消费者团体反对兴建炼油厂,尤其是在美国,使得新炼油厂的数量,不足以因应市场持续成长的需求,现有的炼油厂则得面对技术提升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油品价格上扬的原因之一。

但“经济学人”指出,美国能源部门预测,中国对石油需求的成长幅度将会减缓,2005至2006年,中国每天的石油需求量约增加60万桶,已低于2004年的100万桶,而且全球的消费者,尤其是浪费的美国人,已经开始转而使用较不耗油的汽车及设备。

多数分师析认为,高油价会持续到2006年,但英国剑桥大学能源研究协会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2010年时,每天的原油产量可能会增加1600万桶,因而导致油价剧降,即使石油供给未增加,当油价涨至每桶70美元时,不只创下名义上的新高价,也已接近实质的最高价,届时,消费者及各国政府将会有所反应,一些耗油的车辆将会渐渐被淘汰,进入一个较节省能源的未来。

相关新闻
油价涨、美元弱 金价狂飙
油价飙涨效应 报价有涨相 塑化买气旺
保值题材 营建起高楼
《国际股市》欧股早盘走低 日股小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