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亚洲邮展开锣 国内外珍邮一览无遗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8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第18届亚洲国际邮展今天起一连五天,在台北世贸中心正式开锣展出,包括国内外一千五百多框的珍贵邮票或相关集邮物品展出,例如会场里有一封1950年代“最贵”的信件,信封上的邮票面额竟然高达120万元!原因是碰上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邮票的面额也被迫三级跳!(彭群弼报导)

由中华邮政主办的亚洲国际邮展周五上午在台北世贸中心展览馆正式开幕,这也是近十年以来,国内集邮界的盛事,合计有一千五百多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邮票或集邮相关物品参与展出,特别是许多集邮名家的精心搜集下,可以看到许多相当有趣的故事。

主办单位也在现场举办多项摸彩活动,免费入场还有奖品可拿,利用暑假的尾声,民众不妨到场边看边玩。邮票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反应当时的社会状况:会场里有一封号称“最贵的信封”,原因无他,信封上一共贴了面额十万元的邮票一共12张。花了一百二十万,究竟寄了多远?答案是从上海市区的一端寄到另外一端!观察一下这封信的年代就可以解释如此奇怪的现象。

信件寄发以及收讫的日期是1949年5月24号,抗战结束之后,社会动荡不安,从1948起到1950年间,碰上严重的经济萧条,通货膨胀问题严重,因此邮资的面额大到吓人,其实代表的使用金额却低得可怜!1948年8月,当时的货币接近崩盘,因此8月21号起,邮资就改以金圆付费,换算的标准是1金圆=300万国币,但是货币贬值越演越烈,隔年4月底,金圆券也撑不住,民众拒收,改以银圆交易,4月27号,邮资改成用银圆支付,兑换的比率是1银圆=400万金圆。

钞票的数字越来越大,但是支付的能力却是一落千丈。这一次邮展期间,集邮名家特别搜集了通货膨胀期间的各种信件,邮资的变动纷乱,信件刚好成为动荡时局的最佳见证,信件搜集当然更为困难,相当珍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