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十余载 老教授热心换“漠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9月11日讯】已经十几年了,究竟资助过多少孩子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汇款单倒是积了一大叠……但是他的受助学生中几乎没人记得给这位已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授打个电话、道声问候,包括每年的教师节。

今天,“资助专业户”、81岁的老教授周子东老师将继续过着一个如同平常、属于自己的教师节。他说,他并不在意孩子的问候,但他的确很想知道这些孩子是否有出息了。

历史追溯

老教授最理解失学孩子难处

周子东老师是华东师大的退休教授,他说幼年的失学经历让他“看不得孩子没学上”,“读小学时 抗日战争爆发了,我跟着家人开始逃难,后来好不容易到租界去读书,可太平洋战争又爆发了,没有书读,心里苦闷啊!”说到这里,周教授锁紧了眉头:“我特别能理解那些失学孩子的难处。”

几年前,周教授偶然得知上海某校的一名女生要去英国参加世界小提琴比赛,可因家境贫寒、付不 起昂贵的机票费。周教授想都没想,立即拿出刚发下的工资赶到这名女生所在的学校。后来该女生出国留学了,周教授还经常给她寄去励志书籍,虽然“国际包裹”的邮费常常是书费的好几倍。不仅如此,周教授甚至还打国际长途拜托两位在英国的老朋友,让他们常去照看这名女学生。

周教授记忆中最清晰、资助时间最长的对象是张于丽(化名)。4年前,刚考上上海某中专学校的 小张因家里突遭火灾,一夜间成了家徒四壁,周教授听说后开始资助她,还决定亲自送钱上门:“这样我也可以当面关心一下小女孩的学习。”为了让孩子按时拿到学费,这位8旬老人,3年多来每个寒、暑假都要乘轨道交通、换公交车,前后共7次穿过大半个上海,每次把1000元学费送到张于丽的家里。

现实重播

热心却换来学子的“漠然”

可是,老教授的热心却遭遇到学生的“漠然”。今天是教师节,老人说他已经不记得了。他表情有些尴尬地说:“十几年了,这些孩子从来没在教师节看过我,或者写信、打电话来问候,今年恐怕也是老样子吧。”“有些孩子大概都已经不记得我这个糟老头了”,周教授带着自嘲的口吻说。

虽然留学美国的小提琴女生毕业后回国曾来探望过周教授,但仅此一次,之后就再无音讯。为此,周教授难过了好久:“我真的不是想让她来看我。她走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我现在特别想知道她是不是出息了,生活得好不好,哪怕是寄张照片给我,让我瞅瞅她的模样变了没有,我也很开心啊!”

而送了7回学费、资助了3年半的中专生张于丽,自从半年前开始实习后,就明确表示不需要资助了,从此也没再联系过周教授。

除了这样的长期资助者外,同样没有回音的,还包括周教授大额汇款的那些资助物件。他曾经从报纸上得知外地一户有5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发生困难,孩子可能辍学,周教授就按照确切地址寄去了1000元并留了自己详细的地址,可他竟连片言只语的回信也没收到。一次,他还得知上海有个女孩交不起学费,他寄去2000元,可这名学生仅打来一个电话,表示“钱收到了”,但电话号码也不留,从此也没了消息。

老人反思

可能我的资助过于主动了

虽然当时也挺难过的,可周教授很快便想通了。周教授说,年轻人忙,不来看他、不打电话都没关系,已经习惯了,无所谓的。我真的不需要别人来谢我,只要他们能好好学习,以后成为有用的人,我就满足了,我现在就当这些孩子前途都很好,这样想想也挺开心的,他们不记得我也没关系,毕竟我捐助的目的达到了啊。只是说“无所谓”的时候,周教授的神情里流露出一丝失落和寂寥……

这两天,周教授又准备资助两名贫困的安徽学生,但他“放慢”了资助速度,不是因为没人问候 “受了伤”,只是他开始在反思另一个问题:“可能我以前就是一头热,得知人家困难时,就主动冲到人家家里,要资助他们。或许对方并不大愿意当面接受资助,面子上挂不住,才有些冷淡吧?”每每想到这里,周教授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过碰到有需要的人,我还是要去帮助他们,毕竟别人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就要帮一把。”

可是他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冲动”了,考虑这次捐助安徽学生时说:“这回我得多跟他们接触,问清楚他们愿意不愿意,别到时候伤了人家的自尊心,好心办成了坏事。”说着,老人锁紧眉头叹了口气,瘦弱的身子几乎要陷入沙发中。

专家说法

行善者应不求回报 受助者应想到感恩

捐助的目的是为了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不求回报和感谢。周老师这种“无所谓”的心态很好。华东师大社会学教授文军认为,凡是决定做“善事”的人,都不应该因为捐助物件的冷漠或者不予理睬而有“想法”,捐助别人目的只是帮助对方走出困境, 目的达到就已完成了捐助的意义。

可能那些孩子确实太忙了,但同时文军也谈到,由于受社会大氛围的影响,目前受捐助就是低人一等的观念还是较普遍存在。据了解,很大一部分贫困者只愿接受捐助而不愿与捐助者“有更多的瓜葛”。有些捐助者可能因为“太急了”,捐助方式不是很得法,反而会受到对方排斥,因此在捐助时也要适当考虑受助者的心理。当然这种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也要呼吁,知恩图报乃中国的传统美德。

对于目前国内很多是以个人名义的个体捐助现象,文军指出,个体捐助没有经过“专业指导”,也往往得不到定时的反馈。因此,他建议,如果想知道自己捐助的人是否生活有所改善,不如通过正规的慈善机构,以专业化的形式进行捐助,并帮助他们互相沟通。如果被捐助者遇到了困难,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帮助;如果他们生活顺利,这对捐助人来说,也是个莫大的心理安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家同:我所向往的副刊
李家同:考试
李家同:考试 人气 84
【旅游摄影上手】测光(一)
【旅游摄影上手】正确使用闪光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