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分析╱远离中国 扁擘画经贸战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5日讯】特派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特稿

美国与中美洲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于明年元月起实施,扁政府因应情势提出“荣邦专案”基金,以提高厂商投资意愿,却遭泛蓝简约为凯子外交;拼外交遭内部掣肘,可谓再添一例。

过去经营外交或有“金钱外交”弊病,又动辄以“秘密预算”规避监督;虽短暂维系邦交,却常因对方政党轮替而造成丑闻,破坏台湾形象及冲击外交利益。

如此短视近利,最后是双输。所以,让外交过程尽量台面化,增加透明与监督机制,应是经援邦交国的改革方向。

政府提出“荣邦专案”,就是改革金援弊病而提出的方案。首先,匡列明确经费与用途,并成立基金;再者,国会对政府基金有一套监督机制,经援过程仍可受到检视。

“赔钱生意没人做,杀头生意有人做。”荣邦专案的背后,确实存在相当的利基;尤其美洲地区日益形成经贸区块化,政府一方面透过双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做为经贸输送带,另外再提供经费协助厂商前往。前者营造环境,后者提供子弹,扁政府正构筑“远离中国”经贸外交大战略。

但是,“荣邦专案”能否成功,牵涉到事前的审核,与事后的监理两项重要课题。

审核过程中厂商提供的资讯完整性,以及审核单位能否避免政治考量,尊重经济逻辑,方能计算出精确的投资机会。拨款之后的公司监理,也是一大考验。政府既然有官股投资,当然可派理监事了解公司运作;但问题是这些在海外的公司多半不是大企业,也不若国内企业制度化,驻外单位是否有专业人力,掌握状况,让钱真正花在刀口上,政府应一并思考。

经援后进国家本是国际社会的回馈与互利方式,动辄用金钱外交批评,无异锁国的反动思维,背后反台利中的动机也不言可喻。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