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的花蕾——走近西部贫困女孩

标签: ,

【大纪元9月9日讯】5年前,第一次到西部采访,接触到了“贫困女孩”。那是在贵州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大山沟里,那是一个名字叫王晓丽的9岁小女孩。面对着我,她竭力将一双冻裂了的脏乎乎的小手藏在身后。几年前,她的父亲遭遇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改嫁离开了这个家徒四壁的家庭。从此,孤儿王晓丽只有在年迈的祖母照应下生活。

她的祖母眼睛已经快瞎了,混浊的眼泪浸透着无助的悲伤。揭开锅盖,锅里只有浅浅的一层稀薄的菜糊糊。老太太告诉说,她们祖孙俩已经有几年没吃过一星儿肉了,因为上学要到几十里地以外的学校住校,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孩子至今没有上学。

王晓丽一直忽闪着眼睛盯着笔者,但是无论怎样沟通,她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分手的时候,笔者给了她一把糖,希望能够给她苦涩的生活增添一点甜蜜……

从此,心里就有了一种挂念,对于如王晓丽那样的女孩子……

2005年的1月至7月,又走进了这些贫困女孩的生活。客观地看,她们的生活比较前几年有了改善,但是她们面临的人生困境依然存在。生存、就学、基本的卫生知识、教育都成为她们生活中难以逾越的问题。部分农村家庭抗拒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来就很脆弱,常常会引起连锁的恶性反应,就像推到的多米诺骨牌,而压在最底层的就是那些贫困家庭的女孩。

忘不了李慧霞那双被泪水蒙住的眼睛。这个18岁的女孩子见到笔者就哭了,随泪水涌出的是难言的苦痛和渴望。她家住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四十里镇前街村,4年前的春天母亲离开了人世,留下她和弟弟还有爸爸。她只上过小学4年级,就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和爸爸,还下地干活儿。这都是贫穷惹的祸,记者掀开她家的米缸,只有不到10公分厚的小米了,吃的菜只有土豆,家里到现在还欠着20000多元的债。现在,和她一般大的女孩子们念完初中后就外出打工了,而她只能呆在家里走不出去,因为她识字太少,但她太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了,特别羡慕同村那些能出去打工的女孩子们,无奈,“没有文化”就像竖起的高高的屏障,羁绊住了她的腿脚。小小年纪竟然满脸愁苦,她的青丝里竟然搀杂着明显的白发,与她的花样妙龄极不相称。望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烙印下了那双充满渴望和哀愁的眼睛。

忘不了杨努连那副被镐头压着的稚嫩肩膀。这个家住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镇神堂沟村的女孩子今年只有12岁,但几年前就开始下田劳动了。1996年母亲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悲痛,从此以后这个家全靠父亲种10来亩贫瘠的山地度日,年收入不足千元。村支书说,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加在一起,一个学生每年需要800到1000元,由于支付不起,小努连的命运只能像黄连一样苦了,她只上过学前班,从此便再没进过学门半步。据了解,像小努连这样贫穷而使孩子读不起书的家庭占整个镇的五分之一。

忘不了小女孩们走在上学路上跨越小溪的雀跃身影。几十里的山路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而对于这些穷孩子,只是他们必须完成的日常“功课”。比起城市的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体验的更加深刻。
启蒙教育,让女孩认识了世界,认清了自我。在这样一个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前,她们渴望学习的愿望,其实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只是生活的窘迫常常束缚了她们求知的脚步。

贫苦的孩子也是善良的,她们珍惜别人赋予的每一份关爱。从2002年开始,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率先倡导发起了“关爱女孩”行动,引起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保障女孩的健康成长,是关乎整个人口素质的提高与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各界的倾力配合下,从救学救困起步,如今关爱女孩的行动正向着更为广泛的层面发展。关于女孩社会地位及其命运的探讨,也愈加深入。

关爱女孩,就是关注未来的母亲。当一个个陷入苦境的女孩得到拯救,当她们满含泪水又踏进课堂的时候,生活的梦想重新展开翅膀。一项关系未来的社会行动也就开始启动,由此给予贫困女孩们一个生命的支点。孩子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飞出简陋的教室。

对于那些命运多舛的女孩,我们无法不去挂念着她们的苦痛。希望泪痕从她们的脸上消失,让她们被关爱的阳光包围,让愁苦的心灵依偎在爱的胸怀,让灿烂的笑容重新绽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研究显示中国贫困地区男女严重不平等
高考招生不公 女学生患精神病
日本108人偶像团体 “烦恼女孩”寿命超短
曾颖:报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