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再见了! 光华商场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十五日电)位于台北市光华桥下的光华商场,今天晚上吹起熄灯号,回溯过去三十三年来,不仅陪伴无数莘莘学子走过求学岁月,从贩卖二手旧书、唱片到电脑科技产品,更见证了台湾经济发展变迁趋势。光华商场已俨然成为台北市民文化的一部分,为老、中、青三代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光华桥过去是一座跨越铁路的桥梁,在铁路地下化后,光华桥也完成了历史任务,由于桥已老旧,为了安全与社区繁荣,拆除为不得不完成的工程,桥下商家搬迁也势在必行,光华商场今晚十时拉下铁门,搬到新址继续为顾客服务。

光华商场拆迁后,商家将安置在距旧商场五百公尺的临时处所,原有顾客潮不会中断,经过两天搬迁整理,十八日试卖,二月十日光华商场重新开幕。

回顾过去,光华桥下空间原本是被安置包括牯岭街等地旧书业者,从民国六十二年起,“逛光华商场”是许多学子们“休闲娱乐”之一;不少已届而立及不惑之年的四、五年级生,均曾到此寻访二手参考书,每逢假日,光华商场内总是挤满了不少学子,希望能寻得一本属于自己并具高参考价值的“参考书”。

光华商场旁台北工专(现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学子们,对光华商场可以说是再熟悉也不过了。每天不知有多少大专学子在商场内“打转”,获取电脑新资讯,甚至以“拼装”方式,组装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一位在光华商场内贩卖多年二手书的老伯说,“光华商场所代表的意义,不仅是台北的地理名词,更是人生记忆的一部分”,可能最能形容光华商场见证时代变迁的三十三年岁月。

对商家而言,伴随台湾经济发展,光华商场内贩卖的商品逐渐多元,除了原本的二手书外,也包括了电子零组件及电脑商品的组装,今天更多了数位的电子产品,吸引更多年轻族群消费。

尽管光华商场的贩卖商品求新求变,但不变的仍是埋藏在民众心中那份类似“寻宝”的感觉,不少已届四、五十岁的四、五年级生,有时利用中午空档到此一游,希望找回昔日的“感觉”,这也让光华商场怎么逛都像一座宝山,永远不会空手而回。

就是这种温馨,让许多摊商难舍光华桥下岁月,专卖键盘与滑鼠店家的老板娘,十六、七岁就在光华商场打拼,转眼已年近四十。她说,人生最精华的时段就在这儿渡过,“搬迁就像搬家”,回忆只能留心里。

“已经忙了好几天了”,卖旧书的六十多岁刘伯伯,四十年前在牯岭街摆摊,二十八年前搬到光华商场,对于即将要搬家的光华商场,仍难掩不舍与无奈。

光华商场拆迁后,台北市政府在市民大道与金山北路交接处设置临时安置所;台北市政府建设局长林圣忠说,新环境将以“卖场”取代“市场”的经营模式。

也许从传统到现代,许多旧商家还没适应,但也有商家认为,“危机就是转机”,也承如台北市政府建设局官员说“面对新环境与新挑战,难免不安”;一位贩卖数位相机的业者强调,相信光华商场的所有商家会展现出无比的韧性,并再现光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