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九日亚洲财经要闻

标签:

【大纪元10月19日讯】

**中俄天然气管西线工程 2011年完工

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西线工程已经敲定,将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经过阿尔泰共和国,进入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最后和西气东输的管道连接,输往上海等地,预计2011年完工开始输气,年输气量将达300亿立方公尺,按照时间表推算,管道最迟将在2008年开始铺设。

**中国跃居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国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9月中国净出口钢材达1千445万吨,跃居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国,主要是中国对钢铁的需求放缓,但是钢铁的产量却在增加,虽然中共大幅降低钢材出口退税率,明确表态不鼓励钢材出口,但是生产过剩的钢铁无处可去,而且国际钢价还比中国高,只好扩大出口,以消化过多的产能。

**中国前3季能源生产支出成长19.3%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今年前3季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9.3%,煤矿生产投资也大幅增加36.4%。主要是为了因应经济发展,供应发电厂、汽车和工厂所需,业者加速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等资源,不过,这也表示中国的天然资源将加速枯竭。

**中国第三季经济增长减速

中国国家统计公布第三季国内生产毛额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小于第二季11.3%的增长率,这是中国一年来第一次增长率出现下滑,显示抑制投资以及升息的措施,逐渐见到成效,温家宝也表示,中国必需持续抑制中长期借贷与投资,并且严格控制土地销售,降低污染,改善公共财政,遏止中国各主要城市地产飙涨,持续加强宏观调控,以免过度投资的情况再度死灰复燃。

**花旗:人民币升值 攸关长远发展

美商花旗集团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大陆第三季经济成长趋缓,主要是因为中共政府9月实行紧缩措施,虽然有效的抑制增长,但是中国经济成长品质并没有出现大幅改善,在沿海大都市地区的投资受到压抑,不过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仍然相当红火,而目前中国的紧缩政策可能影响内需增长,产品必须仰赖出口,导致顺差持续扩大,游资充斥,投资难以抑制,因此人民币升值将是必须的选择。

**韩拟停止朝鲜金刚山旅游补贴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的决议案后,韩国计划停止发放前往朝鲜金刚山旅游的政府补贴。根据了解,这项旅游补贴是表面上1998年现代集团创办人郑周永在平壤会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后,所开启的观光旅游活动,实际上却是由两国政府作为后盾,自从实施以来,两国政府已经投入将近10亿美元的资金,目前因制裁案而停止。

**Sony调降全年净利38%

全球第二大消费电子品制造商日商索尼公司,在全面回收笔记本型电子计算机的电池之后,宣布调降全年度净利,从原本预估的1千300亿日圆,调降为800亿日圆,调降幅度为38%,营运获利也下修62%,成为500亿日圆。

**2010年太阳能将成为举足轻重产业

油价高涨,加上环保意识觉醒,已经有愈来愈多企业体响应加入节约能源的行列,根据全球最大集成电路设备生产商美商应用材料公司预估,太阳能未来将维持大幅成长,预估2010年将是芯片产业之后,另一项举足轻重的产业。根据了解,目前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成本是现有发电成本的2.5倍,因此除了政府政策补贴可以刺激需求外,降低装置成本才是有效提高装置意愿的方法,随着需求的扩增,将来装置成本将会逐渐降低,形成良性循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十月五日亚洲财经要闻
十月六日亚洲财经要闻
十月九日亚洲财经要闻
十月十日亚洲财经要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