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一农金门开讲寻找中国铁达尼号蛛丝马迹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十八日电)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黄一农,今天回到出生地金门演讲,他讲题为“中国的铁达尼号”,希望寻找到一百八十多年前沉船事件的蛛丝马迹,并期许金门应重视文化和生态的观光价值,要有自己的国际观。

祖籍福建安溪、一九五六年出生于金门溪边村的黄一农,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天文学博士,后转行钻研史学,以在天文历史学的研究成就,今年七月间当选为中研院人文及社会科学组的院士,成为最年轻的院士。

黄一农是应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研究所金门硕士班的邀请,下午在金门技术学院开讲“中国的铁达尼号”,他说,在西元一八八二年(清道光元年年底),一艘名为“德昇号”(Tek Sing 或 Tek Seng)的中国最大木制三桅帆船从福建厦门港出发,载运两千人前往印尼巴达维亚城(现雅加达)讨生活,结果在爪哇外海沉船,为中国版的铁达尼号。

他指出,当时仅有两百人获救,前往救人的英国人,却耽误了原来准备贩售鸦片的时间,因此导致倾家荡产,然而五年前沉船被人打捞出三十五万件的福建省德化镇青花瓷器,这些瓷器被摆在国外某个火车站前,不到一个礼拜就卖光光了。

黄一农研判,一百八十四年前往印尼讨生活的人,从厦门港出发,应该大多数是闽南人,可能也有金门人,因此,他这次与家人回到金门,除了四处走走,也很想寻找有关“中国铁达尼号”的线索。

黄一农以沉船的德化瓷在外国热卖的情形,告诉铭传大学的金门研究生,文化和生态均是发展观光的要件,重点是如何保育、促销。

黄一农并以历史例证,说明十七世纪金门人生活与福建人外出打拼经验,也说明当时的台湾已具有国际贸易经验,他进而强调,即使地小如金门,更应教育下一代,不要只是学习美国人或是日本人的国际观,对事情的判断要有自己的国际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