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匀之新书“记者生涯杂忆”发表

人气 1

【大纪元12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静纽约报导)9日(周六)下午2时,资深新闻记者周匀之新书“记者生涯杂忆”发表会在法拉盛购物中心举行。会议由纽约华文作协和纽约文化沙龙主办。

该书回忆作者30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有趣闻轶事、人土风情的描写,也兼杂时事、政治和社会现象评论。空间上包括两岸三地﹐横跨欧亚美,远至非洲。

纽约华文作协会长、世界日报创办人之一马克仁先生说,周匀之1982年到世界日报工作,曾任编译主任和世界周刊主编,1996年离开世界日报。在他的新书中,可以看到他对在世界日报工作时期的怀念,同仁之间的关爱。他的新书的出版可以看出他对新闻事业的热忱,退而不休。也说明媒体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青年后辈起了很好的引导。

作家赵淑侠女士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回忆录。第一,它真实、诚恳,点到为止,不啰嗦、拖沓﹔第二,有时代性和社会性。不太怕得罪人,当讲就讲﹔第三,它深入人性,不只是说表面现象。另外,全书从头至尾,信手写来,不同于传统的以年代分割章节,而是以小标题分开﹐有很强的文学性。

作家王鼎钧先生说,该书封面设计好,内容也好。文字霍霍,故事精彩。他认为书名“杂忆”太谦虚。改为“大记者的小故事”比较好。一名记者可能在很年轻时成为名记者,因为出道时运气好,抓住了大新闻。但当大记者就需要经历大报的多年培养,有很多的新闻工作经验,更要有自己的风格和气派。如电影“罗马假日”里的男主人公,虽然是一名记者,但他还是最后把公主的照片还给了她,而不是用去抢新闻。这就是大记者的风度。他觉得周匀之具备这些条件。他特别高兴周匀之的新书能出版,因为朋友的成就就是他自己的成就。

华侨文教中心张景南主任说,该书描写了记者生涯的点点滴滴,使它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全书文笔流畅,显示作者有很好的国学根底。他预祝新书出版成功。

作家赵淑敏女士说,她以一个读者的立场阅读了全书,欲罢不能,用了一夜的时间读完。作者是随意地写,她是随意地读。许多事情点到为止,运用春秋笔法,褒贬都在字里行间。

最后,作者周匀之也谈了本书的创作过程。书中的文章,原来是以连载的形式在“纽约社区报”上发表,出乎意外得到读者的热烈响应。所以决定集书出版。他在写作时以工作地点的变迁为线索,从台湾的中央社写到非洲,再到香港,把纽约的工作经历放在最后。纽约是他得到前辈帮助提携最多的地方。学然后知不足,在纽约时间越久,越不敢轻易动笔写纽约﹐这也是他在书中描写纽约的经历较少的原因。(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脱胎换骨新书 展现马英九北市施政八年成果
守护大湖客庄 238伯公祠话传奇
青少年台湾文库历史读本新书24日发表
俄罗斯出版索忍尼辛全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