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施振荣:企业应塑造台湾品牌 以利品牌台湾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七日电)智融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今天在一场研讨会中鼓励台湾厂商,一定要利用台湾创新和制造的优势塑造国际知名多元化的台湾品牌公司,同时以塑造“台湾品牌”出发,以利未来积极创造“品牌台湾”,台湾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重要席位。

中华经济研究院今早举行“台湾IT产业的技术与营运模式创新策略”论坛,施振荣以“技术与营运模式─世界是平的蓝海策略”为题发表专题演说。

施振荣表示,日前经济永续会提出2015年台湾经济发展愿景是要建立具有3B(全球连结、全球品牌、全球人才)的全球加值服务中心,但成立全球加值服务中心必需借重全球人才,尤其是市场创新,结合全球资源创新更要了解国际,对台湾才有帮助,例如借重印度人的软体长才来台湾工作,利用美国人的行销来协助台湾创业,利用大家不同的长处来做。

施振荣指出,台湾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它代表品牌的经济,也就是微笑曲线的最右上方,品牌也是应用最广,效益最高的智财权,品牌是整合者,更是所有价值链经营知识的整合,附加价值最高,若是没有品牌的知识价值会受限。

他强调品牌对企业的价值,尤其是B2C要品牌,B2B也要,特别是有机会B2B2C时也要品牌,施振荣举例,美商处理器大厂Intel产品全球都在用,因为没有B2B2C,它不可能通行全球。

因此品牌是要从第一天开始做,用时间来累积品牌的品质和知名度;很重要的是,塑造品牌用广告不见得合宜,可以有更便宜的方法,强化形象重于知名度。毕竟低品质、低价格形象会损害品牌,形象必需重于知名度,形象也要经过实际的反应不断改善,这也是台湾厂商要更加注重的地方。

施振荣强调,“创新是品牌之母,品牌是创新的灯塔”。创新是无所不在的,创新要聚焦,不能分散,创新有三要素,要有新创意、可行性、创造价值。创新不能和品牌有关的话会非常困难,同时更要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创新是否有效。

他举例,过去日本打出品牌和品牌日本的过程就是靠所有企业百花齐放,透过品牌公司,Sony 先在国际上打出知名度,后续才有 Toyota、Honda 等大厂牌的出头机会,逐步形成品牌日本的形象。他特别提醒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形象和品质没有受到保护,有些还被仿冒,对台湾是很不利的。

至于“品牌台湾”的做法,施振荣认为,一定要从现有资源优势加以转型、聚焦、整合;破除ME TOO的文化,必需塑造“追求世界第一”的企图心,同时政府或大企业要大规模培养国际品牌行销的人才,提供有利品牌的发展环境,才能创造多元品牌,百花齐放,让全球知道,没有台湾,经济会停摆,没有台湾,无法轻松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