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与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上)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2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帝剑桥市报导) 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研讨会于十二月二日在哈佛燕京大礼堂举行﹐共有两岸三地多位学者参加﹐今年的主题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开场致辞的是哈佛燕京图书馆郑炯文馆长﹐他表示近几年在中国大陆旅行中﹐看到很多地方都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他认为几千年的文化除了自己本身的东西外﹐还不断的吸收新的、别的文化﹐如此发扬光大的。因此。希望中国文化还会继续发展下去。而年高八十四的赵如兰教授﹐则以该会创始元老之一欢迎大家多参观、吸收此地的文化。

哈佛东亚系语言组冯胜利主任认为汉语是一种重要和独特的遗产﹐并以“说地道的口语、写典雅的文章”﹐作为要求该系洋学生真正能用中文写论文。

*商业运作使文化内涵变形

在三位开场致辞之后﹐接着研讨会正式上场﹐第一节的主持人是郑培凯教授﹐目前担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由于芝加哥大雪﹐他在机场待了八个钟头转机﹐才刚于当天凌晨赶到。

他以“文化搭台、经济架构”表示﹐由于文化古迹的商业运作﹐使文化内涵有所变形。原有区域特色的文化﹐现均已世界化、国际化、全球化而统一了。还有文化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面临如地方官员基于有些旧古迹难以维持﹐就将旧的取消掉﹐改换成新的。例如木桥拆掉﹐改为钢筋水泥做的。

又目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古琴﹐其中现代昆曲已转型成百老汇似的大型表演﹐如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可赚钱。他并以新书“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希望内地官员可以反省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地方资产﹐大赚其钱之道﹐是否正确。

哈佛燕京图书馆。(文帝摄影/大纪元)

*“夏道遵命、商人尊神、周人遵礼”

在郑教授的引言之后﹐北大哲学系的陈来教授以“中国上古宗教的演进与世界文化”为题﹐说明“夏道遵命、商人尊神、周人遵礼”的原由。

他表示上古的宗教现象是—巫觋文化。其特点是“歃盟特性”﹐预设神灵观念﹐由巫觋承担神和人之间的沟通。(注﹕巫是女的﹐觋是男的)。那是大约在三皇五帝﹐龙山时代以前﹐这种原始巫术文化现仍在非洲可见。

基于万物应有神的观念﹐由最原始的巫术进一步发展为殷商时代的—祭祀文化。这种有占卜的祭祀活动﹐而且是多神的﹐如天神、日神、地神、四方神、人骨神等等﹐慢慢便演变成“人格神”的概念。

由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发展到第三阶段的—礼乐文化。其特点是包容前两种文化﹐开始发展出更先进的宗教文化。如周代尚书的三句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皆可看出一切宗教从自然宗教﹐进一步发展成伦理宗教﹔也就是孔子谈周易所说的﹕第一巫﹐第二史﹐第三儒。“巫”代表对神的盲目性﹔“史”开始想了解神和天的规律﹔“儒”再发展成德。

耶鲁东亚系的石静远教授在谈到“文化遗产﹐文字遗产”时表示﹐自二零零三年联合国通过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各省、县在申请过程中﹐抢救遗产像是争财产﹐反而以被世界认为即将消失为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上﹐专家们以人权、公平、确实性为考量﹐却促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敏感部分。结果是由各国自定﹐方针不明确﹐公约只是各国斗争利益暂时的结果。

而公约中却遗漏了“语言文字”这一项﹐据统计平均每月有两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所以保留非物质遗产热﹐是否变成追求消失呢﹖后来在公开讨论中﹐一位年青女士也提出类似的质疑﹕究竟文化遗产保护是站在何方立场﹖是游客﹖学者专家﹖或是该地居民﹖这是值得深思的。

被当成贺礼献给蒋介石六十大寿的“祀母鼎”。(文帝摄影/大纪元)

*“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

接着耶鲁艺术系的曾蓝莹教授为让与会者能容易了解“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的区别﹐特别以幻灯片配合解说。

曾教授以殷墟考古发现品—“祀母鼎”为例﹐生动有趣的说明为何大陆人认知的鼎是“祀母鼎”﹐而台湾人却只知“毛公鼎”的原由。这段“历史”要追溯到抗战前挖掘出的“祀母鼎”﹐此鼎为商王为已逝的母亲所制。抗战时为免国宝古物流落到日本人手中﹐遂又将它埋回去﹐等抗战胜利后再取出。

结果在1946年却被当成贺礼献给蒋介石的六十大寿﹐存放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原本也要随其它国宝一样撤退到台湾﹐只因当时港口无起重机可承担﹐遂被留在大陆。1959年再由南京迁到北京的历史博物馆。

由于人为因素﹐此鼎从抗战时期的“代表民族意识”﹐后被当做“蒋公献礼”﹐最后被大陆封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象征”﹐完全与原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意义不同。

另一引发“文化生产”的实例乃由于市场关系﹐后人伪造“文化遗产”以谋利。蓝教授以黄易(1744-1801)挖掘的“紫云山探碑图”﹐他所画的场景图遭到后人伪造﹐由幻灯片很明显的看出真伪﹐无怪乎获得在台下当听众的陆惠风教授高度好评。

陆教授以往是该研讨会的召集人之一﹐今年特地“升格”为听众。他以自身在大陆的出书经验﹐询问陈来教授—中国今天对宗教的讨论政策是否能公开讨论﹖陈教授表示﹐宗教问题现在大陆很敏感﹐出版编辑部必须送到宗教局审查﹐否则会挨批。如果涉及到伊斯兰教、基督教更不得了﹐即便是学术著作也不能涉及宗教。

上海博物馆的仿鼎造型。(文帝摄影/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南韩又要抢先 改中医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吟诗赏月 人文精神再现
社区国际日  洋人赞“中国人最聪明”
常春藤名校中国新生感受多元文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