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优才来港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12月9日讯】(BBC特约记者 舒非香港报导) 香港政府今年八月份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到11月初已经收到479份申请。

而港府首先批准了83位优才来港居住,其中10名申请者有“杰出成就”,他们是钢琴家以及奥运、亚运和全运会的金牌得主。

政府没有透露批准的“优才”名单,并且强调审批时委员并不知道申请者的姓名,只是公平客观地考虑申请人的背境和专业才能,给予评分,以此决定他们是否香港需要的人才。

虽然不公布名单,但是神通广大的香港传媒,已经找到了有名的“申请者”,还作了访问。

众“优才”里面,出尽风头的自然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两位“钢琴王子”:李云迪和郎朗。两位钢琴家,都只有24岁(同生于1982年,一位生于沈阳,另一位是重庆),却已蜚声国际。

他们都曾经在国际钢琴大赛中得过金奖,获得国际乐坛的肯定,目前一面跟外国大师学习,一面穿梭世界各地演奏。

两个人在当今古典乐坛都炙手可热,前程似锦,惟一不同的只是两位的演奏风格、个人气质和擅长的曲目大不一样。因此各有各的“粉丝”和知音。

郎朗已经赶在11月27日正式成为首位移民香港的“优才”,他表示能成为首位“优才”,非常兴奋,还孩子气地说要去迪斯尼玩。

而较早前李云迪接受采访,记者问到移民香港的理由,他说很喜欢香港,是因为“香港充满活力”,又是“美食天堂”。

这两点倒是讲到位了──充满活力大概表现在几方面:一是香港实在热闹,这是个不愁寂寞的城市,也是夜生活很多的城市。这里新闻多信息发达,发生什么事,很快就路人皆知。

外人来港,感觉上这个城市或许文化气息不浓,阅读风气不盛,人人努力赚钱,你可以说她太市侩缺乏理想,但绝对不会暮气沉沉一潭死水。

至于“美食”,那的确是香港的传统。粤人本来就讲究美食,不然的话粤菜怎么会享有盛名。

香港这数十年来,经济发展得好,有了钱,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上酒楼饭馆,越上得多这个行业就越加壮大,形成规模不小的饮食行业。

然后又发展各地的菜式,如沪菜、京菜、川菜等。我就见过四川来的人说港式川菜比当地还好吃,北京来的人也这么说,说明香港厨师用心改良,使外地菜更加精细和适合本地口味。

两位顶尖华人钢琴家用脚投票,申请移民香港,可以说明香港在全球人才竞争方面的优势。

香港奉行低税制,汇聚全球精致商品,资金和人员出入自由。这些条件对高收入人士极有吸引力。 香港特区护照可以通行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航班也方便。

而香港的言论自由远胜内地,政经及娱乐信息发达流通,对于时刻要知世界大事的精英来说,这份优势必不可少。

当然,香港也有她无法改变的局限──假如你是别的学科的”优才”:比如计算机的、法律的或物理化学方面的,香港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也没有条件进行研究。

香港还有一个弊病:岛国心态、排外心理。日前听电台访问节目,十之七八的听众说“优才”来港对香港没实质性的好处。

怎么会呢?李云迪已经公开表示要定期帮助一些有音乐才能、有天赋的香港小朋友,为香港培养有国际水平的音乐人才。而朗朗则会在香港演艺学院授课。

香港人,你怎能如此短视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观察:唐财爷也玩销售税游戏
香港观察:再见蓝天白云
香港观察:香港小男人
香港优才计划吸引中国奥运奖牌得主申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