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文奥赛竞技 追星在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台湾一直无缘参加的天文国际奥林匹亚竞赛,今年将有重大突破;国内天文学者最近获得教育部承诺支持,将争取成为天文奥林匹亚竞赛观察员,下半年将在全国征选优秀国、高中生组队,明年正式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亚竞赛,“追星”有成甚至可获得保送升学优待。

国际天文奥林匹亚竞赛自一九九六年于莫斯科创办,初期以相当重视国防科技的共产主义国家为主,近年扩展至欧美及亚洲民主国家,已有超过廿多个国家参赛。

国内天文学界一直希望能参赛,但缺乏官方支持且组队困难,今年新年前,中央大学天文所叶永烜等部分天文学者向教育部中教司简报争取支援,获得教育部承诺“大力支持”,将由国内学界组队申请正式加入国际天文奥林匹亚竞赛。

叶永烜表示,由于来不及参与5月中国于北京举办的天文奥林匹亚邀请赛,将先请学者以正式观察员身份,到预定8月在印度举办的亚太奥林匹亚竞赛观摩,最快下半年起,就会着手甄选国内高中生组队集训,初期先以天文科学营队方式受理学生报名甄选,希望明年就能正式参加天文国际奥林匹亚竞赛。

如果一切顺利,在国际奥林匹亚现有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资讯及天文六大项目,台湾都将成为参赛国家,可望带领台湾天文教育跨进一大步。

为鼓励中学生对于天文科学的兴趣与研究,教育部中教司司长陈益兴指出,教育部将配合着手修订“高级中等学校学生参加国际数理学科奥林匹亚竞赛保送升学办法”,建立学校、县市到全国性的公开甄选程序,甄选全国“追星”高手代表台湾出赛,同时增设国际及亚太天文奥林匹亚竞赛得奖学生,也可保送或加分升学大学校院,并可获得奖学金等奖励的办法。

空有设备 却乏天文课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国内估计已有上百所中小学设有天文观测台或星象望远镜设备,但学者指出,目前国内天文课程不仅教学时数太少,且偏重纸笔教育而忽略观察能力,甚至连最基本的望远镜介绍,都从高中课程中被删除,台湾学生要在国际中取得好成绩恐怕不容易。

“数学公式可能艰涩难懂,但一颗天上闪烁的星星,一眼就可以勾起人类对天文地理的好奇与憧憬,天文就是启发人类对科学兴趣的一扇窗!”中央大学天文所教授叶永烜一语道出天文科学的迷人之处,从中华卫星到流星雨、日月蚀等特殊天象的牵引,国内存有一股天文热,兴建天文台的学校越来越多,学生天文社团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成长,“追星”族群越来越庞大,但在学校正式教育中,天文教育却是明显不被重视的一环。

和其他奥林匹亚竞赛着重纸笔考试不同,国际天文奥林匹亚竞赛分有“理论”、“观察”、“实务分析”三个考试项目,不仅需要物理理论及天文时事纸笔测验,也必须观察天文星象及进行数据分析,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

曾观摩国际天文奥林匹亚竞赛的台北天文馆组长陶蕃麟坦言,受到升学考试限制,目前国内国、高中地球科学课程,较偏向传统天文学理的教导,对于实务操作与天文解析,严重不足。

台北市南港高中教师王靖华指出,目前高中必修课程中,只有在高一“地球科学”中,有部分章节教到天文科学,总计不超过八至十小时,国中则采取融入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天文的课程内容更是少得可怜。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