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扫荡毒品并拔根断源 检调拼治安最大挑战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9日报导】如何拼治安系列专题之二 (中央社记者陈慧真台北十九日电)行政院院长苏贞昌承诺将改善治安当做检验施政首要课题,并在三十三项改善治安具体作为中,将防制毒品列为重点工作。至于防制的技术层面上,检调单位面对日渐增加的制毒工厂及国际走私管道,如何“拔根断源”,已成为现阶段检调单位拼治安的最大挑战。

苏贞昌本月十五日主持治安工作会报表示,打击犯罪是内阁团队重视的首要课题,更是团队自我检验的重要标准,政府绝对重视治安,并许下若未在半年内改善治安将下台的承诺,治安会报则提出三十三项改善治安具体作为,包括查缉毒品、黑道帮派等重点工作。

其实,查缉毒品并杜绝对国人健康危害,一向是检调警当务之急,据调查局分析,十多年来,政府积极查缉毒品犯罪,许多毒贩逃窜至中国和东南亚,使民国八十三年到八十九年间毒品犯罪率大幅下降,但之后逃亡至中国大陆的毒贩第二代和第三代,则以较当年三倍以上人数回流到台湾贩毒,造成近年来新兴合成毒品犯罪率节节高升。

调查局缉毒官员认为,青少年现今只要花新台币数百元就可买到毒品,许多青少年不明白将不同毒品交互使用的严重性,造成自身内脏器官衰竭,目前嗑药致死人群平均年龄是二十八岁,枉费年轻生命,可说是可怕的社会现象。

调查局缉毒中心主任王华富说明,近年来新兴合成毒品问题已成为台湾治安败坏重要因素,十二年前蓝领阶级为了三班制工作,以可轻易取得的安非他命提神,导致安非他命盛行,政府因而决心向毒品宣战。

政府为什么要向毒品宣战,最主要原因在于它对国民健康的长久潜在危害性,如以诈骗和卡债问题为例,由于直接影响民众的感受,成为最受关注治安议题,但毒品泛滥问题也不可漠视,否则将会动摇国本。

台北地检署有检察官分析,毒品施用者是先损害自己身体,上瘾后需花钱去买毒,但这些人一般而言没有生产力,只能靠偷抢等犯罪手法取得金钱,最终仍侵害一般民众生活,是社会一大隐忧。

另一方面,目前监所人犯有半数是毒品犯,须耗费国家财政进行勒戒和技能训练等措施,且毒品施用者如同患慢性病难以根治,再犯率很高,并不是短期勒戒就能保证罪犯不再犯案。

在具体的作为方面,王华富认为唯有“拔根断源”方能竟全功,拔根断源的最基础工作是要积极宣导,从教育方面长期着手,才是彻底的扎根功夫,提高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子认识毒品严重危害健康。

警方积极查缉“面”的突破,则是第二种拔根断源利器,警方应积极布线在毒品可能充斥的PUB等夜店,经常实施临检,再对违法业者进行断水断电等行政处分,特别是对这些违法的业者及所谓毒品的“药头”,在最短的时间依法侦查起诉,接受法律最严厉的制裁,不让这些不法之徒有任何法律假期。

另外,调查局缉毒干员则扮演第三种“点”的突破角色,透过调查局干员分析并整合警方所获得的各种情资,彻底扫荡诸如上游制毒工厂、国际走私管道。

深入分析,调查局会依“拒毒于彼岸、截毒于关口、缉毒于内陆”查缉原则,以渔船、货柜及金门、马祖外岛中转运毒品走私案件为重点,加强侦办国际走私管道,销售网路和制造工厂,并依洗钱防制法清查贩毒洗钱管道,达到对毒品除根断源目标。

法务部强调,希望透过强化“缉毒”、“拒毒”、“戒毒”和“防毒”四大反毒区块统合工作,有效提升组织面、政策面和执行面功能,且研拟修法延长勒戒期间降低再犯率,重视毒品危害问题,贯彻政府反毒决心,全面向毒品宣战,以维护社会治安。9503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