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知耻要脸亦可敬

——小论网上传清华副教授王君超先生因羞愧自杀

黄河清

标签:

【大纪元4月29日讯】去年,网上有“清华学者……昨晚羞愧自杀”的报道。这位清华学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网上说他羞愧自杀的具体原因是对“人书俱老”四字理解错了、解释错了。王先生将“书(书法)”和“老(高妙的境界)”理解为“书本”和“衰老”,并以此著文发表,弄的满世界皆知。“人书俱老”,语出唐朝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一书:“……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报道称“很显然,这位清华的副教授误解了(人书俱老)的含义,说明他的学问实在太浅陋,他在大众面前丢人了,现眼了。连日来,王君超遭受了不少学生们的鄙视,遭受了全体同事的冷落,压力太大,加上羞愧难当,他终于精神崩溃,选择了自杀,以向国人谢罪。”

查中新社北京二十三日电,确有有关王君超对“人书俱老”理解解释的报道。但未知自杀这则讯息真假。如真,我对王君超先生的去世谨致哀悼并怀敬意、深深怜惜。哀悼,是对同为人类之死的悲悯;敬意,则是王先生知耻;怜惜,是王先生本不必如此想不开的。

北大校长在“非典”肆虐北大期间,率团访问哈佛,被拒绝接待;

清华校长顾秉林在欢迎宋楚瑜来访时不识宋赠礼上梁启超七律的“侉”字;

主管宣传、文化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深圳观剧时问“夸父是什么人?”;

前总理李鹏硬是敢将自己连端正也谈不到的毛笔字在全国报刊、企业铭牌上到处题写;

前国家元首江泽民,就是要满世界高唱情歌“我的太阳”;

现国家元首胡锦涛说俄罗斯的著名文学作品是《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念连战赠字“黉宫”为“黄宫”;……

所有这一切的无知无行,都比“人书俱老”的错解要严重百倍,但却什么事也没有!为什么?因为不知耻,不识耻!这不知耻不识耻,渊源太深了。1969年,中共向全中国、全世界郑重其事反反复复地宣布一件大事:中国的国家主席、中共的副主席刘少奇是内奸、工贼、叛徒,永远开除出党了。这从发现刘是坏蛋到把他开除出党,是我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事隔十一年,同是这个中共,为刘少奇恢复名誉,说刘是好得不得了的人。这从发现刘不是大坏蛋到再判明刘是大好人,又是我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治国、愚民,能如此儿戏、如此欺诈、如此哄骗、如此无耻的吗?连个嗝都不打!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帝王将相、流氓无赖,都不曾有过。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难以理解这事的可笑和无耻程度。那么请看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郭沫若的这段白纸黑字冠冕堂皇公诸于世的文字,也许能对这种无耻予以比较具体的解读。毛泽东发表的诗词手书里有一个别字,“一枕黄粱再现”的“粱”字写成了“梁”字。郭沫若说:就“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意中把粱字简化了。”他接着说,“龙岩多写了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郭沫若越来越红,被封为诗坛祭酒、学士班头、人文魁首,在全体知识分子遭难时他安然无恙、一枝独秀。这种双重的相互的无耻实在已经难以言说了,似乎无药可救了。相比之下,现在清华的王君超先生大可不必如此想不开的。王君超先生会想不开,正是知耻。知耻,就比无耻好,就也许还会变化,还能有救。怎么就不见那些念错字的名校校长引咎辞职?怎么就不见那些国家领导人难为情?因为他们不知耻不识耻!

清初,有人赠降清的明重臣洪承畴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上联隐“忘八”,下联示“无耻”。洪承畴还知道生气。正是:

“人书俱老”不要命,知耻要脸亦可敬。试看无耻共产党,从来都是“伟光正”!

呜呼,伟光正,伟光正,吾民吾国吾文化,从此陷入酱缸堕落深渊无底坑,无德无仁无义无信无忠无勇无诚无智无礼无节无廉无耻也无命!安得王君覆而起,知耻或能从头再来浴火炼狱凤凰涅槃有重生!

──《观察》首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黄河清:梁漱溟与胡锦涛
黄河清:有寄“雅虎”高层
黄河清:挽杨春光
黄河清:刘少奇与胡锦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